“我今天學到的是尼泊爾的人口……”

    餐桌上頓時鴉雀無聲。

    費利斯一向都覺得奇怪,不論他所說的是什麽東西,父親都不認為瑣碎。

    “尼泊爾的人口。嗯,好。”

    接著,巴克爾看看坐在桌子另一端的妻子。

    “孩子的媽,這個答案你知道嗎?”

    妻子的回答總是使嚴肅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尼泊爾?”她說,“我非但不知道尼泊爾的人口有多少,我連它在世界的什麽地方也不知道呢!”當然,這種回答正中巴克爾的下懷。

    “費利斯,”巴克爾又說,“把地圖拿來,我們來告訴你媽媽尼泊爾在哪裏。”於是,全家人開始在地圖上找尼泊爾。

    費利斯當時隻是個孩子,一點兒也覺察不出這種教育的妙處。後來回想起這件事,費利斯才明白父親給他的是一種多麽生動有力的教育啊!在不知不覺之中,他們全家人都在共同學習和進步。

    費利斯進入大學後,每天都紮在圖書館讀書。後來,他決定以教學為終身事業。在求學時期,他曾追隨幾位全國最著名的教育家學習。最後,他完成大學教育,掌握了豐富的理論與技能,但他感到非常有趣的是,他發現那些教授教導他的,正是父親早就知道的東西——不斷學習的價值。

    名人大智慧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心靈一點通

    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知識、才華就等於扼住了自己命運的咽喉;相反地,沒有知識就隻能陷入被動的局麵。

    男孩長大後會成為怎樣的人,取決於在成長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的海洋是無限寬廣的,所以男孩應該多讀書,每天努力學點新東西,這一天才過得有意義。

    知識百寶箱

    尼泊爾號稱“高山王國”,其境內分布著眾多“極高山”(海拔超過6000米的高山被稱為極高山)。地球上最高的14座山峰中,有8座全部或部分位於尼泊爾境內。

    讀書貴在精而不在多

    學習小問號

    在學校,我們經常發現這樣的現象。有的同學整天捧著小說看,但寫起作文來卻一塌糊塗;而有的同學雖然隻讀過一兩本小說,卻能夠寫出一手漂亮的文章,這是怎麽一回事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這天放學,李超回到家裏,發現爸爸正在自己的房間翻看小書架上的圖書。他走進去,對爸爸說:“爸爸,你怎麽也對我的書感興趣了啊?嘿嘿。”

    看到李超頑皮的樣子,爸爸微笑著彈了一下他的小腦袋瓜,說:“這麽多書放在書架上可不是擺設,你看,書都這麽新,是不是都沒看過啊?”

    “誰說我不看了?”李超嘟起了嘴,指著書架上的一排書說,“這些我都看過了。”

    “哦?這麽厲害啊。”爸爸看看李超指的那排書,有十幾本呢。他隨手從中抽出一本來,翻開其中一頁,問了李超一個很簡單的小問題。結果,李超支支吾吾半天也沒回答上來。

    看著李超慚愧的樣子,爸爸摸了摸他的頭說:“不要緊,這麽厚的書匆匆看一遍肯定是記不住什麽的,你要學會精讀才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