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會上相當多的人,隻知道偷獵野生動物是違法的,卻不知道破壞野生珍稀植物同樣是違法的。因此,許多人在“無意識”地從事著破壞活動:在一些深山老林中,農民把一抱粗的紫楠砍下劈成柴禾;碗口粗的黃楊倒在墾荒種地的砍刀之下;一些地方的古老珍貴樹種、特用經濟樹種和科研上有重要價值的樹種,被當作雜木林“改造”了;珍稀觀賞植物的幼苗、幼樹被隨意采挖……熱帶珍貴樹種榆綠木,70年代在雲南西雙版納的思茅地區被發現,是一種高強度、高韌性的工業用材,樹葉中含有高含量的鞣酸(皮革工業的必用品),但當地農民把大榆綠木環狀剝皮致死,中小榆綠木放火燒掉,以每年毀滅上千畝榆綠木的代價來發展經濟作物。

    植物走私——綠色珍寶加速滅絕

    我國野生植物資源流失情況非常嚴重。從19世紀末開始,西方國家的一些植物學家,就開始從我國偷采、轉運珍稀野生植物。此後,又經曆了20世紀初和改革開放至今人們兩次大規模掠奪,我國的植物遺傳資源流失嚴重,數量難以統計。

    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地方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由,競相出口珍稀瀕危野生植物。我國原有近1300種野生蘭花,很多珍貴的野生蘭花被外商低價買走、作為禮物帶走甚至偷竊出去。一些外商直接坐鎮某些產區收購各種野生蘭花,當地農民聽說後,“傾巢”出動,不加區分地大肆采挖,甚至還有貸款雇人專門挖蘭花的。一車一車的蘭花運到收購地點,外商從中隻選購了幾十株帶走了,其餘則當垃圾丟掉。某植物研究單位的專家反映,在一份某省外貿部門申請出口的野生花卉名單上,有數千株屬珍稀瀕危種。其中,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禁止貿易的18種野生兜蘭,幾乎全部流失到國外。

    甘草是著名的中草藥,又是固沙植物,在沙漠與綠洲之間連成帶狀。在地球的同一緯度上,有一條甘草帶經過我國北方,也生長於阿富汗、前蘇聯、伊朗、美國。阿富汗、伊朗因連年戰亂,停止出口;美國、前蘇聯為保護自己國土生態,禁止出口,高價進口。國際市場上甘草出口國隻剩下中國一家。由於甘草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不斷上揚,引起我國不少部門競相出口。一場“甘草熱”便蔓延北部中國,凡是有甘草的地方都“掘地三尺”。過去是東三省,然後是陝、甘、寧,接著是內蒙古,甘草帶一塊塊地被消滅,現在已經萎縮到新疆一地。無怪乎中國藥界有人驚呼:“我國甘草帶快速北移,再挖就從新疆出國了!”最近,世界自然基金會公布,甘草被列為野生藥用植物14個重點保護物種之一。

    國際上對中國植物的需求,造成了破壞性的後果。世界上最暢銷的抗癌藥物泰克索就是從若幹種紅豆杉科植物中提取的。僅僅一個療程的泰克索就需要7棵半一般大小的紅豆杉的樹皮,製造一千克藥物,需要3000棵樹,而目前全世界的年需求量估計為。700千克左右。由於中國是最大的製藥原料生產國和出口國,因此中國福建某些外貿旅遊公司參與經營紅豆杉等的收購和出口業務,盲目出口的紅豆杉約有2000立方米。雲南省80%的紅豆杉資源幾乎在3年之內就被毀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