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們稱為“植物界孤兒”的杜仲,在當今世界上隻剩下中國僅有的一科、一屬、一種。它逃過了50萬年前的冰川掃蕩,遺存至今,卻躲不過現代人類的尖刀利斧,隻因其皮的藥用價值,竟遭“滿門抄斬”。我國杜仲生產基地之一的貴州遵義杜仲林場,由於屢遭哄搶盜伐,現杜仲資源已不到原來的1/3;很多地方原來一片片繁育多年的杜仲林,而今蕩然無存,連杭州植物園裏供觀賞的杜仲也未能幸免,被人盜剝了幾十株。中國藥材公司一位經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一再提到杜仲樹:“我幹了快40年的藥材工作,從沒有見過把藥樹資源破壞得這麽嚴重的現象。最讓人痛心的是,市場上的杜仲一半都是幼樹的嫩皮。”按入藥標準,樹齡達到15年以上的杜仲樹才能采剝,可是有些地方眼見藥價飛漲,等不及了的人們連拇指粗的幼樹也統統剝淨,厚實的、成熟的“板皮”已成罕見之物。

    素有“沙漠人參”之稱的肉蓯蓉,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稀有植物,它寄生於多年生沙漠植物梭梭。因為廣告中宣傳“肉蓯蓉能使補腎馬到成功”,我國每年肉蓯蓉市場用量已超過300噸,肉蓯蓉資源已瀕臨枯竭,年產量隻50噸,市場上已很難買到肉蓯蓉藥材。隨著肉蓯蓉的深入開發,今後用量還會大幅度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肉蓯蓉可真要滅絕了。

    秦巴黃連,古今馳名,暢銷全國。可是《秦巴無閑草》電影攝製組為拍攝野生黃連,動員當地9名老藥農,在偌大的秦嶺上跋山涉水整整7天,才在海拔1200米處找到1株。

    河北承德,曆來就是北方黃岑主產區,由於哄抬藥價,超量收購,藥農像“蓖篩子”似的翻地創藥,不惜“斷子絕孫”,連火柴杆粗細的黃岑都不放過,終使資源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還有內蒙古的麻黃、東北的刺五加、青海的冬蟲夏草等等,無一不遭到同樣的厄運。

    盲目了開發利用——珍貴樹種急劇減少

    很長一段時間來,各地野生植物資源利用缺乏合理、科學的開發,盲目地采伐,重取輕予,重采輕造。黑龍江林區的紅鬆、水曲柳、胡桃楸、椴樹等珍貴樹種,由於連續大麵積砍伐,數量急劇下降,速度驚人。紅鬆近30年內數量下降了85.6%,其他幾個樹種減少了87.9%。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