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兩邊大陸不僅海岸線正相吻合,而且地質構造也是相互對應的,兩邊的岩石、地層和褶皺構造可以像搭積木一樣搭配起來。比如非洲南端從東向西橫著一條開普山脈,它的向西部分延伸可以在南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部找到,非洲陸地的片麻岩高原與巴西的片麻岩高原遙相對應;在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省和南非的奧倫治河以北都發現有白色金剛石礦……魏格納曾打過一個比方,如果把一張報紙撕成參差不齊的兩半,假如兩個半張報紙的邊緣能很好地吻合在一起,而且撕破邊緣上印刷的文字能連在一起,成為通順的句子,就可以斷定這兩個半張報紙原來是同一張報紙。對於大陸來說,地質構造就相當於印刷的文字,它們一一對應,證明了原來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

    古氣候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20世紀初,人們在澳洲、印度、南非和南美都發現了古冰川的遺跡,從冰川作用的規模看,它們應當是極地冰蓋。可是,這些地區現在都在赤道附近,因此,人們感到大惑不解。

    魏格納的大陸飄移學說為這個疑難問題找到了合理的解釋:這些分散的冰川在聯合古陸時代,都聚集在一個不大的地區,而當時這個地區正好是寒冷的極區。隨著大陸漂移,它們才逐漸分開,並到了赤道附近。

    生物學給出的證據就更多了。例如北美東部與歐洲西部有著同一種珊瑚礁,海濱生物和江河生物也相同;又如有一種園庭蝸牛,隻有歐洲西部和北美鄰近大西洋的地方才有……過去,生物學家們也發現了這種相同的地方,但他們用陸橋學說加以解釋,即各大陸之間過去有過部分的連結,後來這些陸橋沉沒到海底了。

    事實上人們從未在海底發現過陸橋的痕跡,而且以那種美國東部才有而西部沒有的園庭蝸牛來說,它每秒隻能爬行1.5毫米,既然不能從美國東部爬到西部,就更難想象它能爬過橫跨大西洋的陸橋了。隻有用過去這兩個大陸是連在一起的才能作出合理解釋。

    盡管在魏格納以前已有人提出過大陸漂移的想法,但隻有魏格納對這一假說作了全麵深刻的論述,形成了嚴密的理論體係,因此,人們公認魏格納是大陸漂移學說的鼻祖。

    吹響現代地學革命的號角

    《海陸起源》一書一出版,就轟動了整個地學界。短短幾年,這部著作被譯成英、俄、日、法等多種文字,傳遍了全世界。它打破了人們對地球表麵海陸起源與分布的傳統認識,吹響了現代地學革命的號角。

    正因為如此,這個學說一問世,就引起了人們的分外關注和激烈爭論。一些學者熱情鼓勵和支持魏格納,稱讚他的學說“在思想上引起的革命堪與哥白尼時代的天文學相比擬”。但也有許多教授、權威嘲笑魏格納的學說不過是“玩弄兒童七巧板的發明”,“說得有聲有色最輕率的空想”,“給科學帶來最大危害的形式主義”,他們稱魏格納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他的學說是不值一提的“狂想曲”。

    人們反對這一學說,固然是由於保守思想作怪,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個學說還不完善,特別是它不能給出令人信服的大陸漂移的動力。地球物理學有關重力的測量的確證明了,洋底岩石比陸地岩石重得多,但是他們畢竟都是堅硬的石頭,根據人們的經驗和知識,很難想象大陸殼可以在固體的洋底殼上一漂千裏。魏格納曾設想由於地球的離心力和潮汐力引起大陸漂移,但許多科學家的計算證明,這兩種力很小,遠不足以使大陸發生漂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