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為了使發達地區有更大的發展後勁,必須保持區域間的協調關係。

    發達地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通常出現兩方麵的要求:一是轉移產業的要求。由於本地要素(勞動力、原材料、能源、土地等)的成本上升,導致企業經濟效益下降,並出現生產和生活擁擠、環境質量下降、交通緊張等問題,不僅影響正常生產,而且對本地人口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響。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式是將一部分產業轉移出去。二是進一步開拓市場的要求。發達地區經濟高速發展,供給大幅度增加後,必須有需求的增加相互配合,即必須通過開拓市場、擴大銷售量才不至於造成產品積壓,從而保障正常的生產循環。否則,經濟就沒有持續增長的後勁,勢必出現衰退的局麵。以上產業轉移和開拓市場兩方麵的對象,很大程度上均應該是相對欠發達的地區,因為這些地區的各種要素成本相對較低,產業發展的自然空間也比較大。同時這些地區的需求潛力相當大,有廣泛的市場空間可以開拓。但是,如果這些地區經濟極為落後,以上兩方麵都難以達到:產業轉移到欠發達地區,很可能由於環境過於落後而不能正常運轉;由於經濟落後導致的低收入,需求很難激發起來,市場難以開拓。因此,隻有在區域協調發展的前提下促進這些地區的發展,才能創造條件,實現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和市場開拓,使之保持強大的發展後勁。

    3.為了保障國民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穩定發展,以及收入分配合理化,必須保持區域間的協調關係。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市場的自發作用,優質要素會不斷流向發達區域,導致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不斷拉大,區域間的兩極分化加劇,“陽光地帶”和“冰凍地帶”尖銳對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必然導致各地區居民收入的不平衡,貧富差距拉大。這種收入的差距並不是由於人們的能力及勞動付出的不同所造成的,而是由經濟外部環境造成的,尤其容易引起群眾的心理不平衡。在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中,貧富的對立會進一步引起收入分配更嚴重的不平衡,很容易造成各種社會矛盾,如民族矛盾、各階層矛盾和利益集團矛盾的激化乃至政治動蕩。這將導致國民經濟運行的外部條件嚴重惡化。因此,隻能通過合理的調節保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盡可能地促進各地區人民群眾共同富裕,才能保持團結一致、共同奮鬥的良好政治局麵和分工協作、區域互補的經濟格局,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踐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經曆了恢複國民經濟,重點發展內地,利用和發展沿海基礎的協調發展;積極備戰,以“三線建設”為代表建設戰略大後方的非正常協調發展;抓機遇、搶時間、爭效率,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統籌全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東西互動,點線麵互動動態協調發展四個時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