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區劃經濟轉向區域經濟的階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經濟區劃和地區經濟發展受到了重視。1979年製定的全國經濟科學規劃中,經濟區劃和地區經濟體係的研究被列為重點科研課題,學術界從國外引進了區域經濟學理論,並結合我國國情進行了初步探討。其中較有影響的是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及開放區和開發區區劃的實施,這一時期由於我國市場經濟剛剛起步,所以計劃經濟的特征依然很明顯,也就是說,我國經濟也處於區劃經濟向區域經濟轉變的初期階段。

    (一)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

    “七五”計劃時期,在綜合考慮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與潛力、現行生產力發展水平、地理位置特點,適當考慮行政區劃的完整性的基礎上,將全國劃分為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含海南)、廣西等11個省(市)自治區;中部包括山西、內蒙、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9個省(市)自治區;西部包括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9個省(市)自治區。

    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反映了我國在經濟發展條件方麵,東部具有經濟技術優勢、中部和西部具有資源優勢的差異性;在經濟發展水平方麵,具有東高西低的不平衡性;在經濟發展階段方麵,東部相對超前,中部和西部相對落後的非同步性;在效益方麵,表現為自東向西依次遞減的不一致性。根據以上三大經濟地帶發展的特點,國家采取了優先發展東部,積極建設中部,努力準備開發西部的戰略方針;在人財物等經濟資源和對外開放等經濟政策方麵,對東部予以重點支持和保障,促進東部沿海地帶經濟的優先增長,通過發展橫向經濟聯合,帶動中部和西部經濟相應增長。重點帶動一般,一般支持重點,實現東、中、西三大地帶的經濟先後有序地協調發展。

    三大經濟地帶屬於最高層次的經濟類型區。它從總體上指出了由沿海到內地,東、中、西各地帶經濟發展的特點和相互之間的差異。這對確定整個國民經濟的戰略部署和製定區域性的經濟政策提供重要依據。然而,在三大經濟地帶內部,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特點和條件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例如,在東部沿海地帶,有遼中南、京津唐、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經濟發達的地區,也有相當一部分地區工農業生產並不發達;農業的地區差異尤為明顯,運河流域、黃淮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和華南地區,無論水熱條件和農業結構,以及發展的前景和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彼此都不相同;工業分布也存在著“北重南輕”的差異,影響工業發展的主要製約因素各地也不相同,北方缺水,南方缺煤。中部和西部也同樣存在著地帶內部的地區差異。在一個地帶內部,各省區的經濟差異有的甚至比地帶之間的差異還要懸殊。若不對地區的差異進行深入具體的區分,就難以有效地組織各地區之間的分工協作,形成合理的區域經濟結構,發揮各地區的綜合經濟優勢,提高宏觀經濟效益。因此,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過於粗略,還需要從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大而複雜等國情出發,根據勞動地域分工的特點,不斷深化經濟區劃工作。

    (二)開放區和開發區區劃的實施

    1979年7月,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廣東、福建兩省實行對外經濟工作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確定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劃出一定的區域,試辦經濟特區。1980年8月,公布實行。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相繼投入開發建設,廈門特區也參照上述條例開始興建。1984年10月,進一步開放天津、上海、大連、秦皇島、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和北海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把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門、漳州、泉州三角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其範圍包括13個市,46個縣和26個區鎮。1988年3月,國務院進一步擴大了長江、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經濟開放區的範圍,並把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地區的一些市、縣和沿海開放城市所轄縣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1988年4月,劃定海南島為海南經濟特區,實行比其他經濟特區更加開放的政策。1990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的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1990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了我國第一家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到1998年底,全國經國務院正式批準的保稅區已達15個。通過近20年的實踐,我國已經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麵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這一北起遼寧、南到海南,成線連片的沿海開放地帶,包括天津、上海、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11個省(市)自治區,291個市縣,麵積達32萬平方公裏,人口達2億。經濟開放區的實踐,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舉足輕重,既是我國對外開放實踐的豐碩成果,又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基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