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供給與需求平衡性。供給與需求平衡是區域經濟穩定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供給結構是指各產業的產出結構,通常用價值量表示;需求結構是指對各產業產品需求的構成,通常也用價值量表示。當各產業的產出與需求相等時,供給與需求結構平衡,這時,產業間產值比例向量與需求結構向量相等。需求結構作為產業結構合理化參照結構有著許多優越性,但由於需求結構在統計上的困難,目前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編製需求結構表。因此,在分析產業結構時,難以對產業結構合理性作出較為精確的評價。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價格信號考察供求關係。

    (3)產業結構的自適應能力性。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合並、綜合係統外部的外來因素,並有效地將外來因素轉移為輸出,形成強大擴張、輸出能力。

    (4)產業的技術進步性。產業結構合理化是產業結構高級化、高效化的基礎,為提高區域競爭能力,必須利用技術創新使產業結構向更高一級的結構演進。

    (5)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合理的產業結構應當是開放型的結構,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區的人力、物力、自然資源稟賦和國內國際分工,通過對外經濟交往,克服區域內需求與資源不足的矛盾。同時,從宏觀經濟層次上協調區際關係,追求國民經濟整體的最大利益。

    (6)可持續發展性。合理的產業結構就是要建立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型的產業結構,充分考慮生態係統、社會係統和經濟係統的內在聯係和協調發展。經濟的發展不應以耗竭環境、損害後代經濟發展為代價,一個地區的發展也不應以損害其他地區的發展為代價。

    三、當前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思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業結構演進、升級步伐加快,無論是三次產業結構還是製造業內部結構都有了較大幅度的轉換。但從總體來看,我國的產業結構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產業結構層次不高、產業技術水平較低、創新能力不足、競爭力不強、結構升級緩慢等問題。

    (一)區域差異性決定了目標的多元化

    我國疆域遼闊,地區間資源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很大,不能按照同一結構模式來發展經濟,都市區和地域廣大的省區,沿海省份和內陸省份,資源省區和加工省區,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等,都應該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比較優勢,通過市場競爭確立主導產業和產業發展的方向。因此,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必然是多元化的。

    產業梯度轉移是產業結構在空間上變動的規律。當前的產業轉移發生在國際和國內兩個層麵,其中國際產業轉移、產業升級沿著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從低端向上遊延伸;而在國內產業轉移則沿著東部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實施二次梯度轉移。

    1.東部及城市帶等經濟較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

    (1)發展新產業,利用升值加大采購進口。應對資源危機,發展新能源、石油替代等行業。同時,利用升值帶來的好處,加大采購進口先進技術、設備,加速向高附加值產業轉移。

    (2)推動“走出去”戰略,進行產能轉移和經濟結構調整。自2005年以來,中國已建立了19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選址多在非洲和東南亞地區,以國內產能過剩的製造業為主。這對於國內產能過剩又頻頻遭遇貿易壁壘的中國產業來說,無疑成為一個更好的選擇,同時也為中國承接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置換了時間和空間。

    (3)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服務”轉型。中國製造業總體現狀是技術水準較低,創新能力不強,產品附加值不高,多為勞動密集型或來料加工型,處於國際產業鏈底端。當前,國際服務外包在全球迅速發展,世界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服務業全球化蓬勃興起,這是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服務,從世界工廠到世界辦公室,無疑會使中國站上國際產業轉移的更高一端,實現國家競爭力從“體力”向“智力”的轉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