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次產業間的關係。

    最早有關產業間資源流動現象的描述出現在17世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威廉·配第(W.Petty)的名著《政治算術》中,配第對比了農業、製造業和商業從業人員的收入差異,指出這種差異是勞動力在產業間流動的重要原因。而產業結構演變規律是在完成了三次產業的劃分和克拉克定理的發現之後才得以揭示的。20世紀40年代克拉克利用三次產業分類法,總結了伴隨著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變化的規律:隨著經濟發展,即隨著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次產業向第二次產業轉移;當人均國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次產業轉移。勞動力在產業間的分布狀況為第一次產業將減少,第二次、第三次產業將增加。這一結論後來被稱為“配第-克拉克定理。”

    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S.S.Kuznets)繼承了克拉克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收集和整理了20多個國家的數據,從國民收入和勞動力在產業間的分布兩個方麵,對產業結構變化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三個結論:(1)農業部門實現的國民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同農業勞動力在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一樣,隨著經濟的發展,都處於不斷下降之中;(2)工業部門的國民收入相對比重是上升的,然而,工業部門勞動力的相對比重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升;(3)服務業部門的勞動力相對比重都是上升的,但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變動不明顯。同克拉克一樣,庫茲涅茨在分析時既有時間序列的資料,用以分析同一國家不同時間上產業結構的變動情況,也有橫斷麵的資料,以分析同一時間不同發展水平國家產業結構的差異。結果是橫斷麵分析與時間序列分析的結論略有不同。譬如,第二次產業勞動力的相對比重在時間序列分析中是略有上升,而在橫斷麵分析中是顯著上升的。庫茲涅茨的研究把“配第-克拉克定理”在廣度和深度上推進了一步。

    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20年內,經濟資料的分析基本證實了他的研究的正確性。同時,工業化國家也出現了一些產業結構變化的新趨勢:第一次產業的勞動力相對比重和國民收入相對比重在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仍保持下降趨勢,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這種趨勢減弱;第二次產業的兩個比重都呈下降狀態,尤其是傳統工業的比重明顯下降;第三次產業的勞動力和國民收入相對比重都保持上升的勢頭,且比重在50%以上。這種現象被稱為“後工業社會”的經濟服務化現象。

    2.工業內部結構的變化。

    自18世紀的英國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過程主要表現為工業化的過程。研究工業化過程中工業結構演進規律,對於發展中國家是十分重要的。從發達國家的曆程看,工業結構演進大體經曆了三個階段:重工業化、高加工度化和技術集約化。

    (1)工業結構的重工業化。所謂重工業化,是指工業結構中由以輕工業為主向以重工業為主推進的過程。

    重工業(重化工業)是冶金工業、機械工業和化學工業的統稱。除了生產資料的生產外,還包括大量耐用消費品,如汽車、家電、手表、照相機等的生產。

    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對工業化過程中的重工業化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律。他用消費資料工業淨產值與生產資料工業淨產值之比(霍夫曼係數)來反映重工業化程度:

    霍夫曼係數消費資料工業淨產值÷生產資料工業淨產值

    霍夫曼定律就是:重工業化過程是霍夫曼係數不斷降低的過程。霍夫曼還據霍夫曼係數從5(±1)、2.5(±1)、1(±0.5)、1以下的變化把工業化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盡管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階段輕重工業劃分不大一致,但就輕重工業比例關係總的來看,重工業比重增大是所有工業化國家普遍存在的現象,通過生產資料生產中投入社會勞動量的增加,可以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消費資料。

    (2)工業結構的高加工度化。所謂高加工度化,是指工業結構的重心逐漸由原材料工業向加工工業轉移,加工工業的重心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轉移的過程。這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伴隨重工業化出現的一種客觀趨勢。高加工度化不僅使有限的資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也降低了工業發展對能源、原材料的依賴度,其結果既大大提高了工業的經濟效益,又使工業結構得到了改善。

    (3)工業結構的技術集約化。所謂技術集約化,是指生產過程中作為資源要素投入的技術成分越來越多,密集的程度越來越高的客觀趨勢。

    在重工業化過程中,生產過程對技術的依賴度不斷加深。隨著加工程度的深化,主導產業由高加工度化的製造業轉換為一係列新興的高技術產業時,技術集約化就形成了。也就是說,在重工業化和高加工度化的進程中,從投入的生產要素的角度而言,經曆了由勞動力集約型向資本集約型進而向技術集約型轉移的過程,即技術集約化過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