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毛澤東再認識的熱潮發生在建國初期

    這次毛澤東再認識的熱潮是由於中國革命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取得全國性勝利所激發的結果,社會各層次的人們由於革命勝利而表現出的對毛澤東個人及以他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情感上的愛戴和崇尚,在很多人那裏轉換為對毛澤東思想的理智把握,表現出了從思想深層次上認識、理解和把握毛澤東思想的心理趨向。從1951年到1953年《毛澤東選集》一至三卷的相繼出版為人們學習、宣傳和研究毛澤東著作和毛澤東思想提供了權威性的材料。中國共產黨的許多理論工作者,對毛澤東著作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寫出了一些著作和文章,如田家英向廣大幹部介紹《毛澤東選集》的一係列文章、胡喬木的《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張如心的《毛澤東同誌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貢獻》和《毛澤東同誌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貢獻》、陳伯達的《論毛澤東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的結合》、李達的《〈實踐論〉解說》和《〈矛盾論〉解說》等著作和文章都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這次毛澤東再認識的主導傾向就是,以學習毛澤東的著作為中心,學習、認識、研究毛澤東思想,並注意用毛澤東思想分析和研究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中的一些問題。這次再認識的成果:一是擴大了毛澤東思想在全社會的地位,使其成為全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二是開始了毛澤東思想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從而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曆程;三是各個領域的實際工作者開始自覺地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自己,把這一思想作為指導自己工作的思想武器來對待;四是就黨內來說對毛澤東思想的認識也采取較客觀的態度,注意了反對個人崇拜問題,在“八大”上也沒有再提毛澤東思想。這次毛澤東再認識使毛澤東學又有了進一步的興起。

    第三次毛澤東再認識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直至“文化大革命”時期

    由於國內外諸種因素的影響,從1956年12月黨中央發表《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曆史經驗》一文起,即停止了對個人崇拜的批判,隨著1957年反右運動發生,經過“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直至“文化大革命”,對於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宣傳和評價,越來越背離原來正確的軌道。不僅全黨範圍內不再公開批判個人崇拜問題而且公開主張和提倡個人崇拜,連毛澤東本人也逐漸轉為欣賞和鼓勵個人崇拜,再加上以康生、林彪為代表的一夥別有用心者乘機製造的現代迷信活動,使“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頂峰”、毛主席的話“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等論調成為影響全社會的主導思想。嚴格說來,這不屬於毛澤東再認識的範圍,但又確實屬於我們對於毛澤東認識曆程中的一個曆史環節。這次毛澤東再認識完全放棄了毛澤東再認識的基本原則,是整個毛澤東再認識曆程中的一次大倒退,是一次嚴重的曲折,使剛剛興起的毛澤東研究和毛澤東學被迫停滯和中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