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和日常生活中的愛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達賴喇嘛說慈悲是“理智的愛”,這種愛是“人類基本的品質”。與平凡的愛不同,慈悲因為沒有混雜欲望和執著,因而比一般的愛更為可靠。按印度中觀派佛教創始人龍樹的分析,慈悲可分三類:其一,在日常情感之中生起的不忍人之心,因而對人施與,以祈使人得到身心安樂,稱為緣眾生慈悲。其二,因見眾生皆因緣起而有,故視眾生平等,由是生出的慈悲,是為法緣慈悲。其三,既不依於人的情感,也不依於緣起的現象,隻是純粹地關愛眾生,稱為無緣慈悲。這樣,慈悲和緣起的關係就有點不清楚。一方麵我們可以說,是因為眾生緣起,所以自他不二,故有慈悲。另一方麵,我們又可以說,最高的慈悲就是純粹的慈悲。但無論我們怎樣了解慈悲與緣起的關係,至少在大乘的傳統中,慈悲和緣起都是核心的概念,這一點殆無疑義。

    由於慈悲的基礎是自他不二,所以慈悲就必須平等普及一切人乃至一切眾生。《法華經·譬喻品》說:“一切眾生,皆是吾子。”又說:“愛無偏黨。”不但要愛眾生,而且要愛仇敵:“是故對己敵也要起慈悲,以慈心遍滿之。”

    慈悲和秩序

    將慈悲的觀念應用在社會和政治領域裏,究竟會有什麽結果?這個問題,佛典較少論及。可是我們可以參考一些著名佛教徒及學者的看法,然後作出自己的分析。

    從各方麵看來,真正的合作與責任感,根據的是慈悲與利他主義,我們不但必須尊重人類,還要尊重、照顧,並且不幹擾其他的生命環境。每一種有關個人、家庭、國家與國際團體的福利工作,它的解答都在於一顆利他的心。

    這樣看來,佛教對於今人普遍接受的基本價值,例如尊重生命、尊重環境、尊重家庭、體恤孤弱等等,全部都是認同的。然則,佛教對於社會、經濟和政治秩序的見解,又有沒有自己一套特別的看法呢?歸納佛教典籍和當代學者的分析,我們可以指出以下幾點。

    先說倫常秩序。大乘佛教對現實生活秩序的態度,簡單地說,就是不舍世間。而不舍世間的基礎,則是中觀。所謂中觀,就是既不執於空,亦不執於有,即所謂真空妙有。正因為大乘佛教關懷現實生活,所以才能在中國儒家社會裏得到接納。

    由於原始佛教的教法主要是關於修行脫苦,並加上出家修行的製度,所以佛教在最初傳入中國時,曾遭遇相當大的阻力。當時中國人認為,出家無嗣,乃是大不孝的行為。但是,我們必須分清楚,出家人舍棄家庭生活,不等於佛徒不承認家庭生活的價值。例如《華嚴經》就提道,在家修行的人,必須盡倫常的責任:

    佛子,菩薩摩訶薩,在家宅中,與妻子俱,未曾暫舍菩提之心。正念思惟薩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屬。令入菩薩智,令成熟解脫。雖與同止,心無所著。以大悲為本,處於居家,以慈心故,隨順妻子,於菩薩清淨道,無所障礙。(《華嚴經·十回向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