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新世紀新階段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隨著《2004-2010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的印發和全國發展紅色旅遊工作會議的召開,一個聲勢浩大的紅色旅遊熱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興起,並日益成為國內外關注的一個亮點。認真探析紅色旅遊,正確認識紅色旅遊,熱情宣傳紅色旅遊,對於更好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戰略決策和部署,推動紅色旅遊在新形勢下持續健康發展,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紅色旅遊的基本內涵

    (一)“紅色”概念的由來考證。在自然界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中,紅色給人的感覺是熱烈、喜慶、高雅、醒目。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和我們黨的曆史上,紅色一直是共產黨人鍾情與喜愛的主色調。馬克思早年在麵對“您喜愛的顏色”這一問題時,明確回答“紅色”。十月革命勝利以後,布爾什維克黨稱革命武裝為“紅軍”,把共產國際領導的工會國際組織稱為“紅色工會國際”,就與喜愛紅色有關。在我們黨的曆史上,毛澤東同誌在1928年撰寫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一文中,就把工農武裝割據建立的革命政權稱為“紅色政權”。當年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的新聞機構為“紅色中華通訊社”,中央政府機關報為《紅色中華》,並且稱工農武裝為“紅軍”,革命根據地為“紅區”。我們黨的黨旗,我軍的軍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均為繪有不同圖案的紅旗。這表明,紅色象征著革命,蘊涵著勝利,寄托著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昭示著人民革命的奮鬥曆程。用紅色來表示與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曆史有關的事物,是很形象和準確的。

    (二)紅色旅遊的涵義。我們說的紅色旅遊,就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建樹豐功偉績所遺留的紀念地和標誌物為依托,以其所承載的光榮曆史、英雄事跡和永恒精神為內涵,組織和接待國內外遊客開展瞻仰拜謁、觀光遊覽和學習緬懷的主題性旅遊活動。紅色旅遊貴在“紅色”,參與者遊覽紅色遺址,重溫紅色曆史,接受紅色熏陶,增強的是紅色意識,具有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紅色旅遊也是旅遊,它是隨著我國三個文明建設的全麵推進特別是旅遊事業的大發展而出現的旅遊新品牌。紅色旅遊的推動、運作和發展,也要遵循市場經濟一般規律和旅遊產業發展的特殊規律。

    (三)紅色旅遊的發展進程。建國以後,到革命遺址和紀念物去參觀拜謁,一直就是各級黨團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但以前的革命傳統教育規模較小且與旅遊無關。“紅色旅遊”這一概念,是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在我國旅遊行業最早出現的。自1996年起,國家旅遊局連年舉辦“老少邊窮地區旅遊局長培訓班”,當時著眼點在於通過發展老少邊窮地區旅遊事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幫助群眾脫貧致富。1998年,以紅色旅遊資源數量多、品位高著稱的江西省,率先提出“紅色搖籃、綠色家園”的紅色旅遊促銷口號。2004年初,江西、陝西、福建、河北、廣東、北京和上海聯合簽署了《七省(市)共同發展紅色旅遊鄭州宣言》,決定就加強紅色旅遊發展進行區域協調,打造紅色旅遊經典產品鏈。“紅色旅遊”的影響日益凸現,成為2004年中國旅遊類十大流行語之一。真正把紅色旅遊提升至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發展戰略的層麵,是從2004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2004-2010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開始的。2005年2月由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旅遊局聯合召開的全國發展紅色旅遊工作會議,對在全國範圍內深入持久地發展紅色旅遊進行了全麵部署。紅色旅遊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引起了全社會和海內外的廣泛關注。2005年11月,全國紅色旅遊四大經典景區韶山、井岡山、遵義、延安和西柏坡有關領導就紅色旅遊可持續發展和四大景區在資源開發、市場共享、聯合促銷、加強合作等進行了探討,並發表了《西柏坡共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