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健康長壽,提升生命質量是人類奮鬥的永恒主題。醫生扮演著生命“守護神”的角色,醫學教育則是培養生命“守護神”的活動,這就決定了醫學教育的特性。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強調:“醫學研究與服務的對象是人,在醫學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加強文、理、醫滲透和多學科交叉融合,把醫德和醫術的培養結合起來,加強綜合素質培養。”然而,縱觀近年來我國醫學院校的教育過程,應該說並不完全盡如人意。醫學教育中依然存在著偏重專業知識教育而忽視人文素質教育的問題。因此認真研究與實踐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既是醫學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一、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1.醫學模式的轉變。隨著人類對醫學發展更為理性和全麵的認識,現代醫學模式即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把醫學服務的目的視為提升人的生命質量而非單純的治療疾病,這就決定了醫學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相互滲透融合的綜合性質。因此,現代醫學視野中除了客觀、理性的工具價值,絕不能忽視人文精神價值,醫學價值係統應是涵蓋著科技理性、人文理性的價值統一體。這就要求醫學生不僅具有專業知識技能,而且還應有厚重的人文素養,從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多途徑出發去處理、對待病人和疾病。

    2.醫患關係的轉變。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確立也帶來了醫患關係的變化。醫患關係變成了相對平等的主客體關係,病人從“求醫者”變成了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配合、具有各種權利義務的醫療活動的“參與者”。在這種醫患關係中,醫學實踐關注的不僅僅是“疾病”本身,醫療活動背後還具有文化、政治、經濟、倫理等各種社會因素。人們對醫療質量的評價標準除了醫療技術力量本身外,還有醫療服務的人文因素。這就要求醫生以及未來的醫生——醫學生具備深厚的人文素質底蘊,具備關注人類價值與精神的能力,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3.高等醫學教育模式的轉變。現代高等教育應該是綜合性、學術性和人文性的“三位一體”,為社會發展提供既有專業知識技能,又有獨立人格、能自主思考和探索的人才。正像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所認為的那樣:教育的本質是一個人文過程,是以人為中心的培養過程。學生在學校獲得的除了知識和技能,還應該有智慧、方法、人生價值觀念及人類的精神和情感。傳統醫學教育較少考慮對醫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隨著實踐的發展已暴露出嚴重的弊端,現代醫學高等教育不得不重新考慮醫學中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整合,追求醫學科學精神與醫學人文精神的融合。因此,醫學作為關於“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科學與技術,其研究目的、價值取向都因“人”的介入而無法回避人文問題。

    4.人才評價標準的改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大學生就業方式由國家“統招統分”變成了大學畢業生“自主擇業”、用人單位與畢業生“雙向選擇”的模式。在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僅僅憑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已經難以取勝。人才評價標準的傳統觀念正被新的標準所取代。現代意義上的人才,除了具有從事某一專門職業的專業技能,還必須具備那些對今後的職業生涯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人文素質,如職業意識、工作責任心和敬業精神、意誌品質、協同合作能力、自我發展能力等等。這必然要求現代高等教育注重大學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質的培養。同時,隨著我國加入WTO,大學生將麵臨國際人才市場的競爭,這就對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備專門職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更離不開一定的人文知識素養,如語言能力、人際溝通交往能力、自我表現能力、自我推銷能力、自我發展能力等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