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想人格及其主體結構

    人類理想是理想社會和理想人格的統一。理想社會,包括對社會政治製度和政治結構的性質和特征的要求和設想,也包含著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基本麵貌的預見,同時也包含著對未來社會的理想人格的設計。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理想社會,曆來都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設計、培養和塑造。50年前,在革命的理想人格推動下,社會主義的人民共和國在我國已經變為現實。當前,培養和塑造社會主義建設的理想人格是進一步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理想社會的重要條件。否認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價值,認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培養、塑造理想人格格格不入的觀點是極其錯誤的。

    理想人格,是指在一定的社會製度和文化環境中,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出於實現理想社會的需要,集中了人們的利益、要求和期望,反映了特定時代和階級對其社會成員做人的基本方向和人格上的最高標準,並為人們所普遍肯定和推崇,反映民族文化精神,並且由國家所倡導和推廣的人格模式。

    我國傳統理想人格具有倫理化傾向,對理想人格的要求從“德”和“善”的層麵提出,中國傳統哲學精神的本質是道德精神,中國傳統人倫關係深烙著倫理道德;現代西方工業社會的理想人格強調“智能”與“意誌”因素而忽視道德因素。筆者認為,科學意義上的理想人格由人的智慧力量、道德力量、情感力量、意誌力量和審美力量所構成。

    智慧因素(力量)。包括獲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判斷能力、批判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追求人格的智慧發達,是理想人格的內在要求。意誌因素(力量)。指人自覺地確定目的,並且支配行動以實現預期目的的心理過程,以及克服人的內心障礙的自製力和堅韌性。理想人格的意誌力量是具有異乎尋常的挫折超越力,富於銳意進取和創新精神,獨立自主奮發向上的精神,堅定信念始終不渝的精神。意誌因素是理想人格的支柱和內在品質。道德因素(力量)、情感因素(力量)。道德因素是理想人格的靈魂,它是個體對自己、他人、人類、自然以及存在本身的某種真誠態度和傾向性,以及關於這種真誠態度的體驗能力和表達能力,是決定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情感因素是指人們對一定社會一定階級的道德標準和原則的強烈的愛憎分明的情緒反映和情感態度,它是確定人格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審美因素(力量)。在理想人格中,美來源於真和善,真善是美的內在價值,美是真善的外在表現。理想人格是一種完滿的美、愉悅的美和崇高的美。

    這五個因素相互影響彼此作用。卓越的智慧力量和理性力量是人格道德情懷和堅韌毅力的前提和條件,人格的道德情懷是人愛智求真的道德指南;人的堅忍不拔的意誌力量是發展理性、升華道德、豐富情感的重要推動力。智慧的發達、人格的高尚情懷、堅韌的意誌力體現了理想人格的真善美。上述對理想人格主體結構的分析同樣適用於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主體結構分析。

    二、對曆史上理想人格理論的檢視

    對曆史上哲學家、思想家的理想人格理論的透視和梳理,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研究的邏輯前提。

    1.西方理想人格理論

    古希臘是西方文化的搖籃。蘇格拉底和亞裏士多德從人的德性出發,提出“善”和“完人”的理想人格。“善”和“完人”的理想人格通過人們的道德實踐和理性追求得以實現。這些思想有可取之處,但是,由於它以抽象的人性論為基礎,因而缺陷明顯。

    歐洲中世紀是神學統治的時代,人關於追求幸福的善事被推出現實世界之外而成為一個神學問題。

    到了十五六世紀,文藝複興運動使人獲得解放,人成為世界的中心,是自我目的本身。以愛爾維修為代表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從生物人性論出發探討人的道德理想問題,以康德為代表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從抽象人性論出發,提出了純粹理性意義上的理想人格理論。但是,由於他們要麽從生物人性論出發,把人看成是生物本性的反映,要麽從抽象人性論出發,把人看成是絕對意誌自由的產物,因此,總體而言,他們的理想人格理論缺乏科學的依據。

    在現代西方,資產階級哲學家和思想家都無例外地關注理想人格問題的研究,原因在於現代西方社會出現了嚴重的“人格危機”。工業社會的迅速發展導致人的本質異化和人格危機,原有的人格模式喪失。為了再塑人格,他們企圖建構各自的新理想人格模式,例如尼采的“超人型人格”、馬斯洛的“自我實現型人格”、舍勒的“完整的人”模式、杜威的“內在和諧”的模式。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這些思想家們所建構的理想人格不可能尋找到理想人格生成的正確道路和有效途徑。

    2.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想人格理論

    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心是對理想人格的設計。在百家爭鳴時代,先秦各家的理想人格理論趨於成熟,尤其是儒、道、墨三個學派,他們都有對理想人格的係統看法,這對後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儒家理想人格以“仁”為終極關懷,以“禮”為實現手段,追求“內聖外王”的入世人格。道家理想人格是“聖人”、“真人”和“神人”,實現理想人格的途徑是“精神勝利法”。墨家理想人格是“完人”。儒、道、墨的理想人格理論的共同特征是向往聖人人格,除這三家外,在曆史的推演中,有董仲舒的“五常”、韓愈的“五德”、二程的“五性”、朱熹的“五倫”都是比較著名的理想人格理論。審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想人格理論,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是儒家理想人格理論的係統化、具體化、世俗化過程,使它積澱為中華民族深層次的文化意識,並成為後世理想人格模式設計的價值取向。二是中國傳統理想人格設計具有“重義輕利”的利他性和政治倫理化傾向。三是在理想人格實現的途徑上,注重個人的“內聖”,強調個體人格的塑造和內化。總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人格理論中,儒家理想人格理論占據主導地位,也是最完善的理想人格理論,其影響甚至自1949年共產黨中國以來,在許多事情的計劃上、體製上,仍然發現許多儒家倫理觀念因素的存在。當然,在近代以來,這種狀況受哲學解放的影響,人們開始擺脫儒家理想人格理論的束縛,對傳統理想人格理論進行批判、揚棄和改造。例如,洪秀全、李大釗等提出理想人格不再是“醇儒”的聖人人格,而是被平民化的理想人格。今天,人們正以清醒的主體意識,清理、批判、反思和改造傳統理想人格理論,在此基礎上依據現代社會和人的發展需要,建構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理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