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一貫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他關於新時期政治教育的思想觀點,是對毛澤東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豐富和發展,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學習和研究這些思想,對於進一步搞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鄧小平充分強調和肯定了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期仍是我們黨的“真正優勢”。1985年9月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上,鄧小平在講到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良傳統時說:“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勢。”這種優勢就是指,黨員和群眾的馬克思主義信念,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和革命精神。它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中形成和堅持下來的。所以鄧小平指出:從延安到新中國,黨的工作靠的就是這個優勢,無論是革命或建設,我們都不能離開這個優勢。1989年政治風波之後,在會見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的講話中,他從總結和認識改革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的角度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這裏我主要是講思想政治教育”,“四個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反對精神汙染,我們不是沒有講,而是缺乏一貫性,沒有行動,甚至講得都很少。不是錯在四個堅持本身,而是錯在堅持得不夠一貫,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因此,他要求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全體幹部堅決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到重要的日程上,切實改進和加強這個工作,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促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

    2.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期改善和加強黨的領導的重要途徑。鄧小平指出:“我們說改善黨的領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黨的領導機關除了掌握方針政策和決定重要幹部的使用外,要騰出主要的時間和精力來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眾工作。”如果做不到這些,“黨的領導既不可能改善,也不可能加強”。改善和加強黨的領導,必須搞好黨的自身建設,保持全黨在思想上、行動上的高度一致。在鄧小平看來,要達到這一目的,關鍵在於加強黨內的思想政治教育。隻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消除黨員之間、幹部之間以及上下級之間的意見分歧,使黨員和幹部就黨的方針和政策、各個部門的工作措施等等達成共識,精誠團結地開展工作,才能使黨內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得到讚頌和肯定,使黨內的不正之風受到批評和指責,使黨組織的各項規章製度得以嚴格地執行。也就是鄧小平所說,“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全黨的組織性、紀律性”。

    3.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經濟建設的精神動力。鄧小平指出:“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進程中,必然會出現許多我們不熟悉的、預想不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尤其是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改革,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它涉及的麵很廣……對此我們必須有足夠的思想準備。要教育黨員和群眾以大局為重,以黨和國家的整體利益為重。我們應當充滿信心。隻要我們信任群眾,走群眾路線,把情況和問題向群眾講明白,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任何障礙都可以排除。”這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對於深化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之作用與意義的充分肯定。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經濟建設,需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即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社會主義建設者對我國的曆史和國情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自覺珍惜和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所以,鄧小平說,“要把我們的軍隊教育好,把我們的專政機構教育好,把共產黨員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可見,在他看來,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解決人們對大是大非的認識問題,以正確的政治態度和飽滿的政治熱情獻身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因此,它是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經濟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