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馬克思經典著作的重新編譯與出版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在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指導下,出版工作也出現了空前大好的局麵。1982年5月,黨中央作出我國自行編譯新版《列寧全集》(即中文第二版)的決定,1986年黨中央批準重新編譯出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即中文第二版)的計劃,這是我國馬克思著作出版史上的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政治意義。這兩部全集的出版,是20世紀我國最繁重巨大的馬克思著作編譯出版工程,標誌著我國新時期編譯出版工作的邁進。

    新版《列寧全集》共60卷,約3000萬字,在1984年至1991年間全部出齊。新版是由中央編譯局編譯,經過15年的努力完成的。在編輯體例、注釋資料方麵跟第一版有很大不同,增加了大量新文獻、譯文也是經過校訂、精益求精,全麵提高了質量,並且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1991年在慶祝《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60卷出版發行座談會上,李瑞環給與高度評價,他說:“這是馬克思經典著作編譯出版的一大成果。它的出版,對於我們更好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動國內各項工作,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在新時期顯然不能適應國家發展的長遠的更高要求,由我國自行編輯、內容更全、資料齊備的更加完善的新版本就提到了日程上來。新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從1995年起開始陸續出版的,計劃出版70多卷,總字數約在4000萬字左右,要到2020年才能出版《全集》前三個部分的六十卷。這是一項跨世紀的編譯出版工程。不僅是跨越世紀的工程,也是跨越多語言的工程。據統計,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用德文寫的約占60%,用英文寫的約占30%,用法文寫的約占5%,其餘為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毫無疑問,這是一項繁重艱巨的編譯出版任務。

    在進行編譯和研究的同時,還將建立一個全國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網站,這將是一個包括一係列多語種、多媒體的馬克思主義文獻數字化資源庫,其中主要有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庫,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獻庫,以及國內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文獻資料庫。並要把這個大型網站建成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陣地,使它成為服務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學和宣傳的網上資源中心,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網上信息平台。

    三、毛澤東著作在這一時期的發展

    1986年,中央文獻研究室根據中央決定,以第二個曆史決議為指導,編輯出版了兩卷本《毛澤東著作選讀》,為廣大幹部群眾完整地、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提供了一個普及讀本。

    1991年6月,在中國共產黨建黨70周年前夕,根據中央決定和毛澤東生前的遺願,中央文獻研究室修訂出版了《毛澤東選集》第二版,使這部選集更加完備,不久又根據中央決定,曆時7年,編輯出版了八卷本《毛澤東文集》。這是繼《毛澤東選集》之後的又一部綜合性毛澤東著作集,是對《毛澤東選集》的重要補充。其中後三卷,收入的是毛澤東在建國後寫成的著作,結束了綜合性毛澤東著作集沒有建國後著作的局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