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設計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兩個宏偉經濟藍圖。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初步規劃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的構成方針及其內部關係。他在《論聯合政府》中進一步提出,在現階段,中國的經濟必須是:國家經營、私人經營、合作社經營三者組成的。1947年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提出,國家經濟,由個體逐步向著集體方向發展的農業經濟,獨立小手工業的經濟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資本經濟,是新民主主義的全部國民經濟。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進一步指出,國營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合作社經濟是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加上私人資本主義,加上個體經濟,加上國家和私人合作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這些就構成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形態。當革命在全國取得勝利以後,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對過去整個社會經濟結構進行了重新改組,對災區災民進行大規模的救助工作,逐步解決了曆史上遺留下來的失業問題,爭取國民經濟狀況有了基本的好轉,使我國進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1952年,國民經濟恢複階段將要結束的時候,毛澤東又領導全黨製訂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我國勝利地實現了三大改造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毛澤東又根據我國的情況與蘇聯的經驗教訓,提出根據我國情況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一些新思想。

    第三,認真處理經濟建設和經濟生活領域中的各種關係,促進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毛澤東不僅認為經濟生活在整個社會生活中居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十分重視處理好經濟生活內部的各種關係。他在1945年《論聯合政府》中就提出,要正確處理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勞資關係。1956年中央政治局用幾個月的時間聽取了中央工業、農業、運輸業、商業、財政等34個部門的工作匯報,從中發現一些有關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問題,毛澤東把它們綜合起來,歸納為十大關係。毛澤東在對十大關係的分析與說明中,提出了一係列適合我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站在更高更深的角度來分析與經濟內部生活有關的一些問題,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社會學的特點。這十種關係就是十種矛盾,隻有正確處理這些矛盾,才能把黨內外、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三、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在中國的充分展現

    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做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其中重點討論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1956年我國勝利地實現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第一個五年計劃。同年8月召開的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鄭重宣布,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但在同時,社會上受國內外不健康思想影響以及工作中的失誤,也出現一些社會矛盾和問題。如何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中各種矛盾的不同性質及其相互關係,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處理不同性質的矛盾,就成為社會主義國家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像毛澤東所說的那樣成為一門科學,一門專門的學問。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麵臨的一種新形勢與新課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