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答: 正確。鄧小平理論是與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的科學體係, 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因此, 在當代中國堅持鄧小平理論, 就是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高舉鄧小平理論 的偉大旗幟, 就是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故命題正確。

    3. 答: 錯。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 是指和平與發展問題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流, 是國際形勢發展的基本趨勢, 而並不是說這兩大問題已全部解決。

    四、  1. 答: 鄧小平理論的產生, 絕不是偶然的, 而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1) 時代主題由戰爭與革命轉向和平與發展。世界要和平, 國家要發展, 社會要進步, 經濟要繁榮, 生活要提高, 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2) 新技術革命浪潮的興起, 使當代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世界範圍內的競爭更多地集中在經濟實力和以高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上, 經濟發展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 3) 鄧小平站在時代高度, 以世界眼光來觀察和思考中國問題, 他做出的所有重大決策、提出的一切重大理論觀點都與此有關。因此, 隻有在時代發展的總背景下才能深刻理解鄧小平理論。

    2. 答: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兩次曆史性飛躍, 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 即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的總結。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鄧小平理論, 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兩次曆史性飛躍的理論意義: 毛澤東思想指引我們黨, 領導人民開創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鄧小平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開辟了社會主義建設新道路, 開拓了馬克 思主義理論的新境界。

    五、  1. 答: ( 1) 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曆史條件下, 在對世界形勢和時代發展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2) 鄧小平理論是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曆史經驗並借鑒其他國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曆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 起來的。從國內來看, 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前, 這二十年社會主義 建設探索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 成為鄧小平理論產生不可或缺的條件。從其他國家社會主義來說, 隨著新技術革命的發展, 蘇東國家在同西方的經濟競賽中已明顯處於劣勢, 蘇聯模式的弊端已經充分暴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蘇聯模式衰敗的情況下而興起的, 鄧小平理論是在總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特別是在蘇東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3) 鄧小平理論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2. 答: ( 1)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 就是說這一理論在結合時代特征和中國國情、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時候, 運用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 遵循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 是牢固站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陣地上, 深深植根於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之中的。( 2) 鄧小平理論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 是指鄧小平理論從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出發, 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推向一個新境界, 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科學水平, 對國際形勢和時代特點形成新的科學判斷, 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的科學體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