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北京是中國傳統戲劇發展的聖地。在曆史上任何一種地方戲劇隻有躋身北京的舞台,才能為世人重視。正因為如此,北京的戲院就成為各種地方戲班爭奇鬥豔,一展風采的地方。清初北京隻有四種戲曲,是昆劇、弋陽腔、柳子腔和梆子腔。梆子腔又稱秦腔,或山陝梆子,其發源於山西南部及陝西,並由陝西商人最早傳入唱紅而得名。梆子戲在清初進入北京時,盛極一時的戲劇並不為當地士大夫所欣賞,他們認為秦腔劇情低俗不雅,唱腔高亢激昂,過於吵鬧,是屬於下裏巴人的劇種。清乾隆年間曾嚴禁上演梆子戲,但到清中後期梆子戲在北京極為興盛,不僅寓居京城的山陝商人愛看,不少達官貴人也成為梆子戲的捧場者。其中重要原因是山西票商的支持與推動,在家鄉百姓酷愛戲劇的氛圍中,山西票商不僅在年關節日演戲酬神,就是在號事順利發展時也要演戲祝賀,如蔚豐厚分號經理宋聚奎為總號收回疲賬十幾萬兩,全號上下歡欣鼓舞,戲劇是濃縮世間百態的舞台東家特意清了戲班以戲獻神。梆子戲光緒年間在北京盛極一時,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山西票商的推動,一般商人受儒家文化熏陶較淺,易受地方戲曲的吸引感染。在生意順利的時候,商人收入就比較豐厚,有經濟能力時常光顧茶館戲園,長期的欣賞和觀察自然培養出敏銳的鑒賞眼力。又由於商人構成捧場觀眾的主體,台上藝人也必須照顧到商人的欣賞口味。因此梆子戲進入北京,捧場欣賞的人中山西商人就成為眾所推重的“權威評論家”,梆子戲逐漸被官僚顯貴們所喜歡。

    北京是山西票商雲集的地方,票號上下班製度使票號的職員難得與家人團聚,為了慰藉這些離鄉遊子的思鄉情懷,財東門把自己承辦的戲班開進京師,當時有歌謠稱讚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