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六必居的醬菜參加了在青島召開的鐵路沿線出產貨品展覽會,得到了優等獎。後來還參加了在日本名古屋舉辦的展覽會。展品中的幹黃醬、鋪淋醬油和罐頭醬菜,均受到好評。

    六必居的醬菜六必居曾兼營過酒,它的酒是從崇文門外花市以南的天順等酒店買進來的,當時那一帶有八家大的酒店,專門搞批發。六必居雖然不做酒,但深知酒好在於醇。為了招攬生意,就對提高酒的醇味加以研究。把買來的酒放在老缸內封好,經過三伏天,等半年後再開缸,酒味比剛釀的好得多。這種酒六必居管它叫伏酒。還有一種叫蒸酒,味道也很醇香,很受顧客的歡迎。有清代《竹枝詞》為證:

    一杯一杯複一杯,

    酒從都一處嚐來。

    座中一一糟邱友,

    指點猶龍土一堆。

    六必居在經營管理商業上有一套方法,它幾百年的經營經驗,有一條是任何人不準超支或長支店內資金,對外經營也不欠債。老北京有句話叫“老買賣——不養三爺”。所謂三爺泛指少爺、姑爺、舅爺,不許他們參與店裏的經營和管理。這是因為在商業社會的經營管理中,任人唯親是一大弊病,除非任用的這個人具有真才實學,否則,它將是一大隱患。這“三爺”身份特殊,又與店東有親緣關係,往往指手畫腳,幹預經營管理,有的三爺還仗勢胡作非為,會影響店鋪的生意和聲譽。六必居明文規定店內不用三爺,前店櫃台人多是山西臨汾、襄汾縣人。凡是精於經營之道,或在商業活動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都非常明白這個道理,在它發展的過程中能堅守住這一原則。

    由於六必居經營有方,醬菜製作保證質量,特別重視商品的社會信譽,所以盡管飽經滄桑,卻曆久不衰,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信譽。現在的北京城中仍然有六必居醬菜店,經過數百年的滄桑變化,六必居的醬菜仍然是北京城的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暢銷產品。

    “都一處”年三十仍將酒篩

    山西人開的另一個北京老店是都一處酒店。都一處至今已有284年的曆史,由一位山西籍姓李的人開辦的。清雍正、乾隆之際,山西一個李姓青年到北京投親謀生,經同鄉介紹在肉市醉葫蘆酒店當學徒。進店後這位年輕“酒保”腿腳勤快,熱情待客,人緣極好。他還潛心鑽研菜案技藝,學會了製作各種小菜的本領,一心想將來自立門戶。三年期滿,1738年他辭職出號,借助親朋好友的資助,東借西湊,籌備自開酒店。在前門外大街路東鮮魚口南搭起席棚,裏麵擺上三四張桌子,幾個凳子,搭起爐灶,賒來幾壇子酒,十幾斤肉,外邊掛上個酒葫蘆寫著“李記”二字,用一個夥計一個學徒開張做買賣了。酒店開張後,店雖簡陋,但分量足,質量好且守信譽,生意不錯,顧客也還不少。北京城的都一處店因為李掌櫃有信用,從不拖欠,因此,麵鋪願意賒他麵,酒店主動賒他酒,油煙店供他佐料,買賣越做越好,年年賺錢。沒幾年就站住腳,略有積蓄。如此經營下去,日積月累,維持一個小本生意不成問題,盈利也將不少。

    可小夥計並不“安分”,總感到席棚吃酒有傷大雅,招徠顧客也多不便,總想弄一個像樣門麵。可是,李記酒棚南北兩麵都是店鋪,自己的一席之地無半分擴展餘地,隻得向上加蓋房屋。幾年後他拿出所有積蓄,蓋了一間隻有二層小樓門麵房。樓下一間,雖然廚房、賬房和四五張招徠酒客的桌子集於一處,收拾得井然有序,幹淨整潔。樓上分出兩小間“雅座”,其餘是散座。酒樓開業不久,這位頗有雄心的李掌櫃因勞累過度,而立之年時撇下嬌妻蓋素珍和一雙兒女去世。但他製作馬蓮肉、晾肉的絕技傳給了後人,這馬蓮肉和晾肉是他們店在北京城獨一無二的特色菜。原來李掌櫃早在掛起“酒葫蘆”之時曾三次返回山西老家拜師求藝,反複試驗做肉的新調料與配方,終於琢磨出在北京製作馬蓮肉的絕技。他選用帶皮五花三層的豬肉,切成四寸長、一寸寬、二分半厚的肉條,用馬蓮把五花肉係成一捆,並配以適量的蔥、薑、蒜、口蘑、木耳、大料、食鹽等佐料,用水煮透成凍肉招徠酒客。晾肉是選去皮的瘦豬肉切成四寸長一寸寬的薄肉片,在房簷下晾幹後,用水洗淨,加木耳、麵筋、蔥、薑、大料、鹽等佐料用清水放在鍋裏燉,燉熟取出就行,同現在的醬肉相似,但他比醬肉利口,越嚼味道越香。由於馬蓮肉香而不膩,清利爽口,特別是馬蓮馨香四溢,吸引了不少顧客。但李掌櫃去世以後因資金短缺,肉麵鋪很少給這個酒店賒賬,掌櫃隻能靠微薄的資金做生意,內掌櫃蓋素珍帶著一兒一女,雇了幾個夥計苦苦撐持。隻是酒店門庭冷落,生意大不如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