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喬致庸主持喬家商業時,先有“複字號”稱雄於包頭地麵,繼而有大德恒、大德通票號匯通天下。喬家兩大票號在全國通都大邑設有30多個分號,總資本多達1000萬兩白銀喬家大院的書房以上。喬致庸身在商海,卻一生手不釋卷,酷愛書卷,在村民眼中“儼然一老書生”。“幸有兩眼明廣交益友,苦無十年暇熟讀奇書”——喬家客廳的這副對聯正與左大人門前贈聯意趣一般,傳遞著主人在“商”卻求“儒”的一種心境。

    無論多麽儒雅的商人,也還是商人。商人注定與財富伴隨一生,迷戀一生。走過喬家“在中堂”,在它高挺的後牆磚縫裏,稍一留心,便可見每一處磚與磚的縫隙裏,幾乎都嵌入了錢幣——清代的銅錢。對在“銀祁縣”裏玩慣了成堆的白銀和匯票的商人家族而言,銅錢似乎已算不了什麽財富,但對於鄉村裏祖祖輩輩在黃土地上種莊稼的農民而言,這仍然是一筆難以想像的財富。其中的緣故其實很簡單,作為商宅,它在執著地向世人誇耀著自己的財富——自己家的大院是以“錢”壘造的宅院。

    大院屋簷的獸頭裝飾喬家大院的牆頭獸為閉口獸,對於商人,招財進寶多多益善,閉口脊獸有財不外露的含意。在房院布局上,嚴格遵守“東高西低,陰不壓陽”的規則。在漢民族遠古神話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被稱為道家四位守護神靈,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和青、白、紅、黑四色。在民間宗教習俗中,東為上為陽,西為下為陰,晉中人家的風水觀念裏,信守著“寧讓青龍高三頭,不讓白虎壓一籌”的習俗,喬家大院從一號院的院門向裏時,地平線逐一抬高,至最盡頭的正屋,還要上幾級。特別是山西這個多山之地,依山勢建造住宅,更迎合了風水上講究的“前低後高,子孫英豪”的說法。

    喬家大院宅樓的花崗岩護欄上,有各種精美的浮雕,把晉中鄉土風俗和主人的生活欲求融入其中:小獅飾4隻、8隻、10隻不等,喻義為事事如意、時時如意。牡丹花和白頭翁,喻義為富貴白頭。鬆鼠戲葡萄,喻義為多子多男。《文昌帝君陰騭文》壁掛一蔓幹枝纏連理,表示財源滾滾、腰纏萬貫。蝴蝶紅菊花,表示耄耋之年,長命百歲。

    在封疆大吏們的眼中,喬家寶物難以計數,喬家富足時所收藏的珍寶不在少數,喬家喬景僖、喬映南父子酷愛收藏古玩。據說喬氏收藏有鼻煙壺數十個,還有用七八十塊壽田、青田等名貴玉石組成的印章,每塊上刻一句文,合起來為整篇《文昌帝君陰騭文》,是由明代著名篆刻家文彭操刀。這一珍貴文物原來是清貴族端方保存。他和喬家一直有來往,後端方遭暗殺身亡,此物就歸喬家所有。

    渠本翹 辦實業 中堂錯愛

    渠家的長裕川茶莊祁縣渠家:祁幫商人是我國清代商界一支勁旅,而渠氏是祁幫商人中資財最大的一戶,他們的茶莊長裕川聲名卓著,票號三晉源匯通天下。渠氏先祖也是做販運小本生意,是走村串戶的貨郎,經常在上黨販運潞麻和梨到祁縣,再把粗布販運到上黨,天長日久有了一些積蓄。明代在祁縣定居下來,後來子孫經商於包頭一帶。在渠源湞曾祖父渠同海時,在包頭經營的商業已粗具規模,以購地十餘頃,經營著菜園、糧油、茶葉,並兼營錢業生意。到清朝乾隆年間,渠源湞的祖父映璜又增設長源川、長順兩個茶莊,從兩湖采辦紅茶,販銷於西北各地及蒙古、俄國,至此渠家已經積累了萬貫家財,成為巨商大賈之家。據渠家傳說,他在逝世前,有銀120萬兩。其子長瀛、長發兩門各分銀60萬兩,因長瀛早逝,由他兩個兒子源潮、源湞繼承,各分得銀30萬兩,而長發的60萬兩由其子繼承。在鹹豐、同治年間,渠家商業達到輝煌的頂點,當時渠家擁有像三晉源、長盛川、百川通、匯源湧、存義公等著名票號。此外,還開設有眾多的茶莊、鹽店、錢鋪、典當、藥材、綢緞等商業字號。據說總數有數百座之多,遍及全國各大中城市。渠家的財富到底有多少,現在很難說清。有人說,“旺財主”渠源湞生前在三晉源票號建有一座銀窟,他死後,其後人從中挖出300萬兩。渠家宅院富麗堂皇,其建築之考究甚至超過喬家大院。整個祁縣縣城,渠家建築占了大半,號稱“渠半城”,真可謂富可敵國。

    百川通票號內擺設從渠氏第十七代源字輩起進入黃金時代,當時是晉中八大富戶之一。源湞小名旺兒,被鄉人稱為旺財主。他是著名的三晉源票號財東,該號創設於同治初年,資金30萬兩,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設分號11處,最盛時營業額達六七百萬兩,每股分紅利6000餘兩。渠源潮是長盛川票號的財東,源湞還與源潮等合組百川通票號,投資存義公票號,同時還在各省設有茶鹽店、錢鋪、當行、綢緞莊、藥材店等莊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