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商股開身俸英才滿堂

    清代,山西有一本《生意應對》,書中對經商人才的重要性有一段很好的描述:

    芳年誌氣英,雅號表賢聲。

    俊偉理天秀,謙和處事清。

    才華多顯著,事業念崢嶸。

    自是棟梁器,今聞達至京。

    山西票號資本的募集,均采取股份製度。山西票號,多為合資經營,即使為某一家族所獨辦,票號賬冊也往往由家族內不同門戶共同出資,因此,為了明確權利,必然采取股份製度,以便於分紅時結算。這與中國商號的傳統做法一致。在股東責任方麵,根據股東在票號資本占取得份額,一旦出現負債,票號股東有以全部家產還債的責任。所以,票號在最基本的經營理念方麵,仍然延續著傳統的方式。票號的資本,被稱為“銀股”,在當時的貨幣製度下,大宗貨幣多用銀兩,票號集股也以銀兩計算。票號中銀股、身股每股的數額,各商號並不一致,而是按各自的具體情況有具體的規定。一般而言,資力雄厚、規模較大之商號,每股的數額相對要多,反之則要少。多的有每股達上萬兩者,少的則每股為幾千兩。每股之下又以厘記,10厘為一股。每俸銀股的具體銀數,則由各票號創辦者商定,並無定數,但一般均為整數。從現存記載來看,各票號每俸銀的數目,高者有達10000兩白銀,低者有5000兩、2000兩白銀,懸殊比較大。例如,大德通票號光緒二十二年(1896)每股倍本500兩外,其他賬期最少每股倍本也有1000兩,光緒三十四年(1908),每股倍本就高達2000兩。因此這一年的倍本有4萬兩,比起上一個賬期來,倍本增加了2萬兩,資本總數也由18萬兩增加到了22萬兩,再加上身股公積金23000多兩,大德通票號的資本便從光緒十年(1884)的原本10萬兩,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20多年,其資本就達到了25萬多兩。

    出股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權利和義務也就不同。銀股所有者,在商號享有永久利益,可以父死子繼,夫死妻承,但對商號的盈虧負有無限責任。銀股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抽出、補進或增添新的股份。每俸銀股的納銀數確定之後,便由出資者根據自身財力認納,或1俸、2俸,或5厘、8厘不等。

    山西票號一般是財東開設買賣,按經營體製創設,號中設號,票號先行,其他商號受其管轄。以誌成信票號為例,誌成信票號財東在重要交通幹線上、貿易集散地出資置地蓋房,在整個一條街上開辦行業不同的商號,商號相連,一副大商人的氣派。一條街上,他家既開設有票號、錢莊、典當,又有茶、綢、藥、酒、皮、工藝品、日用雜貨等商號,貨全、貨真、物美、價廉、價實、童叟無欺,送貨到家,茶水接待,使顧客盈門,達到使顧客不買這號買那號,這頭不買那頭買。如太穀、太原、北京、天津、廣州、上海、西安、吐魯番、沈陽、張家口、漢口等地均是長達幾百米的一條街道,全是他家獨自經辦的商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