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潞絲織品山西各地產煤,宋代,當地居民就開始用煤做飯,煤的儲藏量相當豐富。明清時期,山西煤除供本省使用外,還運往周邊省份銷售。在明代,山西冶鐵業、絲織業和采煤業的發展,是晉商迅速發展的物質基礎。

    抓商機 走邊關 借帆遠航

    晉商成為明清時期著名商幫,直接受惠於明初政府所推行的“開中製”食鹽政策。明朝皇帝朱元璋從蒙古人手裏奪得天下,當年因實力限製,沒能將蒙古軍隊一網打盡,蒙古軍隊不時騷擾北方各地。為坐穩龍椅,朱元璋和他的後繼者想了很多辦法均無濟於事,最終用了修長城、在北方邊鎮駐紮軍隊的老辦法來防禦蒙古軍隊侵擾。在東起鴨綠厚實的黃土地是晉商的發祥地江西至嘉峪關綿延萬裏的邊防線上,相繼設置遼東、宣府、薊州、大同、山西、延綏、寧夏、固原、甘肅九邊鎮,共駐紮約八十萬軍隊守衛邊疆。為解決戍邊軍隊的糧草供應,政府在北部邊境讓將士們耕種田地,自給自足。但北部不同南方的魚米之鄉,土地貧瘠,氣候寒冷,糧食產量很低,難以滿足大量糧餉、布匹、草料等物質的需要。皇帝隻好每年撥運糧餉供應邊防官兵,而這些糧餉是讓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農民運送到邊鎮。這對於農民而言無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它不僅妨礙農民按季耕作,而且運轉費用常常超過正糧的一倍以上,常使貧苦農民傾家蕩產,民間怨氣十足。洪武三年(1370)六月,第一任山西行省參政建議:“大同糧儲,自陵縣(今山東陵縣)長蘆運到太和嶺(今山西馬邑),路遠費重。如今商人於大同倉交米一石,太原倉交米一石三鬥,發給淮鹽一引,每引一百斤,商人納米完畢,就可拿發給的鹽引去指定的鹽場領取食鹽售賣,如此,既可以節省轉運費用,又能減免百姓負擔,解決邊塞軍隊供應物資問題。”朱元璋見這建議利國、便民、可增加國家鹽稅,商人也因有利可圖而樂意繳納糧食,就采納了這項建議。這就是明代曆史上著名的“開中製”政策的出台。

    這種辦法實際上是政府利用自己控製的食鹽專賣權,為北方邊鎮軍隊籌集軍餉。實行由商人提供邊鎮軍隊所需的糧食,換取鹽引,到指定鹽場支鹽和販運食鹽。為獲取鹽引,商人們必須要在北部邊鎮繳納糧食,山陝商人抓住政策提供的機遇,利用靠近邊關、運輸便利的優勢,北京故宮捷足先登,將自己挖土窯宜藏糧食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商業效益,奔走於北方邊鎮和兩淮鹽場之間,成為第一批糧鹽商人。山西地處南北交通的要道,東麵是北京和商業聚集地天津,北麵連接蒙古,可通關東,西麵連接關中,可通甘隴、新疆、四川,南麵連接河南,可通東南繁華城市。晉商抓住南來北往的貨物都要途經山西這一有利條件,向距離山西較近的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寧夏諸邊鎮大量販運糧食,換引販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