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金的部位,其製做的方法是在金層與石槨之間先以白灰做一層地仗,再在其上貼金。現在因為年代久遠,再有地下水的反複作用,地仗與石槨之間的粘接力已經喪失,大多出現了裂縫、剝落的現象。對於裂縫的部位,可采用桃膠溶液回貼,待回貼後再進行清理;對於已剝落的部分,可采用桃膠溶液現場對其回貼複原。

    石槨的內部清理,方法依照上述方法進行,隻是放在頂部拆分完成後進行。

    經過外部清理、彩繪加固、部分脫落金箔的回貼,石槨表麵的彩繪和貼金已經初步達到穩定的狀態,後期的加固工作可待搬遷後,在室內進行。

    三、石槨的結構與清理後的現狀

    石槨坐北朝南,為麵闊五間、進深三間的歇山頂殿堂式建築。東西長2.46米,南北寬1.55米,高1.58米。內有一石榻。石槨整體采用堆砌和榫鉚結合的方法製成,如頂部間采用堆砌,而周壁間、周壁和底座間采用榫鉚。石槨頂部由5塊青石組成,分別編號為1、2、3、4、5;周壁(除去殘損的前壁)共由6塊青石組成,分別編號為6、7、8、9、10、11;底座由兩塊青石組成,分別編號為12、13.

    石槨頂部由五塊青石疊壓組成。最上部一塊為東西向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狀結構。其東西長1.58米,兩棱各長0.35米,平均厚度為0.15米,約重0.49噸。下部依次南北向擺放著四塊青石,以中軸線呈對稱擺放。

    四壁除去殘損的前壁,共由6塊青石組成(如複原其結構,加上麵壁兩力士、兩門扉、一門楣、一門檻,共由12塊青石組成),其間采用榫卯連接。

    東南角:其結構為“L”形,東西長0.22米、南北長0.60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20噸。

    東北角:其結構為“L”形,南北長0.60米、東西長0.34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23噸。

    北壁東側:其結構為立長方形,東西長0.75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18噸。

    北壁西側:其結構為立長方形,東西長0.88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22噸。

    西北角:其結構為“L”形,東西長0.27米、南北長0.60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21噸。

    西南角:其結構為“L”形,東西長0.28米、南北長0.60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21噸。

    石槨底座:其結構為

    由兩塊青石平鋪組成。南邊一塊,長2.50米、寬0.85米、厚0.17米,約重0.97噸。北邊一塊,長2.5米、寬0.67米、厚0.17米,約重0.77噸。

    石榻的結構目前還不明確,按其最大尺寸,重量約1.5噸。

    總重約4.5噸(除去殘片),以上青石比重按2.7g/cm3計。

    石槨容積為2升,其中淤滿黏土,重量最大為4噸。

    四、石槨的拆分與裝箱

    (一)搬遷前的準備工作

    1.編號和照相

    為了便於以後的修複和複原工作,確保文物在搬遷過程中的有序安放,我們對石槨進行了重新編號,並在有可能斷裂的部位做好標識,然後照相,做搬遷前的最後記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