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六?《韓愈傳》:“鳳翔法門寺有護國真身塔,塔內有釋迦文佛指骨一節,其書本傳法,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豐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宮人三十人,持香花,赴臨皋驛迎佛骨。自光順門入大內,留禁中三日,乃送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後。百姓有廢業破產、燒頂灼臂而求供養者”。

    8.關於承平鄉

    承平鄉有張杜村。會昌時期(841~846)《張士清墓誌》稱葬其於承平鄉張杜村,該墓誌出土於今西郊熱電廠(簡家村南);開成時期(836~841)《賀從章墓誌》稱葬其於承平鄉靈安裏,先塋右張杜村,該墓誌出土於今三橋鎮賀家村;長慶時期(821~824)《李霸墓誌》稱葬其於龍首原承平鄉張杜村,該墓誌也出土於西郊熱電廠,出土地點東距金光門約3公裏。由此可知,今西安鋼廠、簡家村、賀家村一帶正是唐張杜村的範圍,而靈安裏又在張杜村西。

    承平鄉有大嚴村。開成時期(836~840)《陳士楝墓誌》、《戴氏墓誌》都稱葬其於承平鄉大嚴村;大中時期(847~859)《王常散夫人墓誌》稱葬其於長安縣大嚴村龍首原。承平鄉與龍首鄉相鄰,龍首鄉在北,承平鄉在南,龍首鄉有小嚴村,與大嚴村或許相鄰,成為兩鄉的界村,以大、小區別。

    承平鄉有小楊村。《師全介墓誌》稱其葬地承平鄉小楊村;《李日榮墓誌》也稱其葬地為承平鄉小楊村。

    承平鄉有史劉村。鹹通時期(860~873)《李氏妻宇文氏墓誌》稱葬其於承平鄉龍首原南劉村;元和時期(806~820)《邵才誌墓誌》稱葬其於承平鄉史劉村。史劉村或許是史村與劉村的合稱。承平鄉又有小劉村,鹹通時期《荊從皋墓誌》稱葬其於長安縣承平鄉小劉村。

    長安城南有史村。《太平廣記》卷一?九引《法苑珠林》:“唐郊南福水之陰有史村,史阿誓者,誦《法華經》,職充令史,往還步涉,未嚐乘騎,以依經雲‘哀湣一切’故也。病終本邑,香氣充村,道俗驚怪,而莫測其緣。”

    9.昆明鄉有魏村

    元和時期(806~820)《楊趙氏墓誌》稱葬其於昆明鄉魏村。昆明鄉顯然因昆明池而得名,其地當在漢昆明池遺址一帶。

    《舊唐書》卷一三《德宗下》貞元十三年(797):“八月丁巳,詔京兆尹韓皋修昆明池石炭、賀蘭兩堰兼湖渠。”石炭、賀蘭雖為堰名,但也很可能是當時的地名、村名。昆明池在唐時仍是重要的遊覽區,皇帝曾多次臨幸,其地有朝廷官宦的別墅。《舊唐書》卷六七《李靖傳》:“靖弟客師,貞觀中,官至右武衛將軍,以戰功累封丹陽郡公。永徽初,以年老致仕。性好馳獵,四時從禽,無暫止息。有別業在昆明池南,自京城之外,西際灃水,鳥獸皆識之,每出則鳥鵲隨逐而噪,野人謂之‘鳥賊’”。《新唐書》卷八三《安樂公主傳》:“主營第及安樂佛廬,皆憲寫宮省,而工致過之。嚐請昆明池為私沼,帝曰:‘先帝未有以與人者’。主不悅,自鑿定昆池,延袤數裏”。《大唐新語》卷三:“安樂公主恃寵,奏請昆明池以為湯沐。中宗曰:‘自前代已來,不以與人’。不可。安樂於是大役人夫,掘其側為池,名曰‘定昆池’。池成,中宗、韋庶人皆往宴焉,令公卿已下鹹賦詩”。據此條記載可知,定坤池在昆明池左近。

    10.龍門鄉與昆明鄉相鄰

    《劉皆墓誌》稱:“永徽五年(655)二月卅日,葬於長安縣昆明、龍門二鄉界內,阿城之東。”阿城當指阿房宮前殿遺址而言,此處大約是龍門、昆明二鄉的分界,昆明鄉當在龍門鄉的南麵或西南。

    11.關於高陽原

    高陽原有胡趙村。元和時期(806~820)《李潮墓誌》稱葬其於高陽原胡趙村。該墓誌出土於今丈八溝地區,此地唐時大約屬義陽鄉範圍。大中時期(847~859)《魯謙墓誌》稱葬其於長安縣胡趙村德義裏先塋,可知胡趙村與德義裏相近。

    高陽原上有南薑村。《李賢墓誌》稱其葬地為長安縣高陽原南薑村,該墓誌為文物普查時在今南郊山門口鄉翟家堡所得。《李協律妻呂氏墓誌》稱其葬地為長安縣南薑村。

    高陽原上有績德裏。《郭元誠墓誌》稱其葬地為高陽原績德裏,具體的出土地點為郭杜鎮長裏村。

    三會寺在高陽原上。《宋運妻王氏墓誌》稱葬其於京城西南高陽原三會寺舍利塔南之所。

    關於高陽原,《長安誌》卷十二《長安縣》雲:“高陽原,在縣西南二十裏”。關於三會寺則雲:“三會寺,在縣西南二十裏宮張村。唐景龍中,中宗幸寺,其地本倉頡造書堂,皇朝太平興國三年(978)改”。

    12.唐時已有“三橋”名

    乾元時期(758~759)《裴利物墓誌》稱葬其於“三橋龍尾原”,該墓誌出土於今三橋車輛廠,可知唐時不僅有三橋名,而且有龍尾原之名。“三橋”本因長安附近渭水上的三座橋得名,分別稱之則為東渭橋、中渭橋、西渭橋。唐時三橋名雖仍是渭橋的統稱但也具體指某一地名。《舊唐書》卷一三三《李晟傳》:“七月十三日,德宗至自興元,渾?、韓遊環、戴休顏以其兵扈從,晟與駱元光、尚可孤以其兵奉迎。時元從禁軍及山南、隴州、鳳翔之眾,步騎凡十餘萬,旌旗連亙數十裏,傾城士庶,夾道歡呼。晟以戎服謁見於三橋,上駐馬勞之。”

    13.福陽鄉有福陽裏、修福裏

    據《大周上柱國相王直司秦府君(婆愛)墓誌》,秦婆愛卒於長安三年(703),以其年葬於長安高陽原福陽裏。(按:長安有高陽鄉,地處高陽原,疑福陽裏為福陽鄉之裏名。)

    另據《大唐故使持節都督交州諸軍事交州刺使柱國遂安王(李安)墓誌銘》可知,李安於貞觀十六年(642)終於京師之第,享年六十有二。以其年葬於長安縣福陽鄉修福裏高陽之原。(按:李安及妃陸小娘墓誌均出土於今長安縣祝村鄉東祝村一帶。)

    14.居安鄉有清明裏

    據《大唐(韋庸妻)王夫人(媛)墓誌銘》,王媛於元和七年(812)終於安邑裏,以其年四月窆於長安縣居安鄉清明裏高陽原。

    15.永壽鄉有薑尹村、大韋村

    《鄭薄墓誌》稱其葬地為長安縣永壽鄉薑尹村神禾原;《田行源墓誌》稱其葬地為長安縣永壽鄉大韋村。

    16.義陽鄉有鄧村、小郭村

    《陳諷墓誌》稱其葬地為長安縣義陽鄉鄧村;《宋伯康墓誌》稱其葬地為長安縣義陽鄉鄧村高陽原,該墓誌的出土地點在今郭杜鎮街道。五代時期《任景述墓誌》稱其葬地為京兆府長安縣義陽鄉小郭村。

    17.長安縣有袁村

    《隋書》卷二三《五行下》:“開皇十七年,大興城西南四裏,有袁村,設佛會。有老翁,皓首,白裙襦衣,來食而去。眾莫識,追而觀之,行二裏許,不複見。但有一陂,中有白魚,長丈餘,小魚從者無數。人爭射之,或弓折弦斷。後竟中之,剖其腹,得粳飯,始知此魚向老翁也。後數日,漕渠暴溢,射人皆溺死。”

    18.長安縣有第五村

    《劉從周之子墓誌》稱其葬地在長安縣第五村親伯杞王傅德章之塋;《劉德章女墓誌》稱其葬地為長安縣第五村之先塋。據此可知,劉氏墓地在第五村。

    19.長安縣有府胄村

    《張名據墓誌》稱其葬地為長安縣府胄村。

    20.杜城

    《玄都觀主牛弘滿墓誌》稱其葬地為長安杜城之原,墓誌出土地點在今山門口鄉曹家堡村;《張昕墓誌》稱其葬地為城南杜城東;《王靜信墓誌》稱其葬地為杜城東郊;《柳公綽女墓誌》稱其葬地為杜城村。杜城在長安地區可具體指兩個地點,一是下杜城,一是指杜陵縣城。《長安誌》卷十二《長安縣》雲:“下杜城,在縣南一十五裏。其城周三裏一百七十三步。《春秋左氏傳》,晉範宣子曰:昔,?之祖在周為唐杜氏。杜預注曰:周成王滅唐,遷之於杜,為杜伯國。《記》曰:周宣王四十三年,杜伯入為王卿士,無罪而王殺之。《史記》曰:秦武公十一年,初縣杜,即此地也。《括地誌》曰:蓋宣王殺杜伯以後,子孫微弱,附於秦,及春秋後,武公滅之為縣。漢宣帝時,修杜之東原為陵,曰杜陵縣,更名此為下杜城。《廟記》曰:下杜城,杜伯所築。東有杜原,城在底下,故曰下杜”。關於杜陵縣城,《長安誌》卷十一《萬年縣》雲:“杜陵故城,在縣東南一十五裏,漢宣帝以杜東原上為初陵,置縣曰杜陵,而改杜縣為下杜城,王莽改北杜陵曰饒安。後魏改杜陵杜縣。後周建德二年省”。下杜城當在長安縣境,杜陵縣城則在萬年縣境。因此以杜城為名者兩縣均有之。

    21.長安縣細柳原

    細柳原之名與西漢將軍周亞夫屯兵的細柳營有關,至唐時,在長安周邊以細柳原為名者至少有三處,一在鹹陽,一在長安縣,一在萬年縣。《魏倫墓誌》稱其葬地在長安西南細柳原;《紀國大長公主墓誌》稱其葬地為“京兆長縣細柳原先常侍舊塋”;《李?墓誌》雲:“卜葬細柳原,東北望帝京二十有五裏”。這幾方墓誌上所說的細柳原均指長安縣的細柳原,今西安市長安區有細柳鎮。《長安誌》卷十二《長安縣》則雲:“細柳原,在縣西南三十三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