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領導小組、中央電視台、江蘇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製作了一部大型電視紀錄片——《鄭和下西洋1405年》。

這是一部在有關曆史資料還十分匱乏之情況下製作的紀念作品,但我仍被中華民族那偉大的智慧和氣魄深深感動。毫無疑問,604年前,海上之真正英雄的確來自於“約翰大主教 ”這塊聖土。

然而,該片在介紹鄭和下西洋的成因時,斷然否定了“尋找建文帝”這一長期以來普遍的說法,卻大有可商榷之處。如不是過於遷就民族主義的感情,關於鄭和寶船上風帆的方向,倒也頗值得玩味。

明成祖於建文元年(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兩年後攻陷南京,從此奪取了由朱元璋長孫朱允炆繼承的皇位。同時,朱允炆在兵亂中神秘失蹤,傳說“由地道出亡為僧”。朱棣派遣鄭和出使西洋,後人認為一個重要的,甚至是主要原因就是尋找建文的“下落”,以防出現兩日並光的政治危機。

而該片反駁的理由是,鄭和船隊如此龐大,出行的隊伍多達二萬七、八千,這豈不是在大大投放信號,讓隱秘的建文帝逃離?哪裏還能找到他呢?

這樣的理解未免粗淺,甚至不智。

試想,即便今天仍然有無數逃犯幾十年不知去向,而在刑偵手段極度不發達的中世紀,包括朱棣、鄭和在內的國家精英會認為尋找“建文”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嗎?

如果說尋找“建文”無異於大海撈針為古今共識,那古人會不會繞開“堅城”,選擇以逸待勞的手段或方法呢?

實際上,西洋實乃佛教盛行的世界地域。七下西洋的耀武揚威,其直接意圖是向諸國告知——究竟誰才是大明的天子!而主要航行的目的不是貿易卻是“賞賜”,是否可理解為:明朝希冀諸國在受到官方恩惠後能迅速承認當今明朝皇帝的合法性。這樣一來,朱棣便自然地消除了“建文”之影響,遏製了潛意識中可能支持前朝的敵對勢力。建文或者妄托者即便想東山再起,也已失去可依靠的政治土壤。被“親朱棣國”押解回明也絕不是不可能。

綜上所述,明朝當權者之策略可如是概括:由於舊印象(影響)暫時不可能被立刻物理刪除,那麽就全力用新印象(影響)來替換舊印象(影響)。

也意味深長的是,為了消除所謂的印象(影響),朱棣將國家首都從南京遷往北京,各國的使節曾前往朝賀。結束後,皇帝居然下令應用鄭和的船隊作為運輸工具,將十六個國家的大使逐個送回,於是便促成了第六次西洋之行。這其中的原因,怕逃不過加深當今天子的友好印象,皇恩浩蕩之說吧。

以此觀之,下西洋以找建文的說法可謂“兩全”。一則能夠找到,為最佳;二則即便無果,那麽也能通過外交手段從本質上消除朱棣擔憂的情況發生。

六百多年前,我們有能力把事情辦得比別人好,可終究沒能再向前一步。東方巨人的思想,創造了巨人的力量,也因之羈絆了向海洋的眼光。艱苦積累、趕超的今天,我們既需要中華自豪感的激發,更應該深刻的冷靜思考。那才是悲壯中真正的美感。

封建王朝之所以隨著曆史的前進而泯滅,乃是於他難以擺脫的自私的劣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