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鄴與日本東京之間沒有直航,徐學平率領的東海省經濟貿易代表團12月20日抵達香港,準備從香港轉機回內地。

    這是徐學平在省長任上主持的最後一個大規模經貿活動,雖然中組部還沒有下達正式地文件,不過他的去向,已經在高層流傳開來,張恪是從陶晉秘書柳誌軍那裏知道一些還不能確定但也差不離多少的消息:徐學平會調去擔任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

    這種黨職正職、行政副職,明眼人都知道是給一種正部級官員退休前的職務安排,徐學平過年才六十一歲,離正部級退休年齡還有五年,在常人的眼裏,徐學平或許不要兩三年就會從下一個位子挪到政協或者人大去養老了,知道徐學平稟性、認識到他正真的人都為此唏噓不已。

    由於經貿團僅僅是從香港轉機,就在啟德機場辦理轉機手續,等待下一班飛機飛回建鄴的飛機,時間很短,張恪特地趕到機場跟徐學平見了一麵;雖說過兩天,他也會從香港飛回建鄴。

    “可能不會在東海過春節了。”徐學平笑著說,笑容裏也有一些蒼涼,他在日本帶團時就知道消息了;現在離九七年春節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這時候消息就傳出來,大概不會拖到過春節再下發文件。

    “那大家一起去北京過春節也好,”張恪還是得笑著跟徐學平說話,“大家一起過去,徐伯伯不會覺得人多煩雜了?”

    “怎麽會?”聽張恪這麽說,徐學平心情好一些。

    周遊、宋誌佑辦理出境手續,會留在香港,關於經貿團日本之行地事情,就沒有必要在機場詳說,張恪就將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簡要跟徐學平說了說,事多紛雜,很快他們就要轉機回東海。張恪原希望經貿團能在香港滯留一兩天。徐學平說手續麻煩,趁著離開前。將能做完地事情再催促一下,張恪就沒有再挽留。

    周遊、宋誌佑留下來陪張恪過幾天一起回海州,新光紙業的其他隨行人員還有香雪海公司地陳沫與曾薇等工作人員先回內地。周遊、陶行健、曾薇最初就參加經貿團陪徐學平去日本開展項目談判,後來從鬆下引進電冰箱技術與生產線地項目有了一定地進展之後,陶行健返回國內,由陳沫去日本替代他;宋誌佑倒是最近才去日本,對新聞紙生產線項目進行最後的技術審查。

    這一次大概是有史以來東海省有史以來最大地一次對外經貿活動,除了既定的東海聯合鋼鐵項目外,還包括高速公路、港口、電廠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內,共達成政策性日元貸款協議總額約為二十二億美元。

    新光紙業、香雪海的項目當然無法享受政策性的日元貸款。即使是商業性的日元貸款,由於日本九十年代中期資本輸出的需要,貸款利率也要比國內地商業貸款低很多。雖然有省進出口銀行提供抵押擔保,要獲得商業性日元貸款也非易事,新光紙業將此次項目中廢水處理設施的投資比例提高到30%,才如願談成。

    這主要是發達國家重視環境保護,高環保投資比例的項目通常容易獲得通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