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明都不會在酒會上耽擱太多的時間,就連唐剛過學謙、顧建萍給拉了回去,明天還要上課,她不可能有張恪這麽舒服,她狠狠的瞪了張恪一眼,才不甘心的走了。謝劍南、謝漢明等正泰集團的人更沒有心思在酒會上逗留,過了九點,別墅裏就沒有多少人,庭院裏芳草萋萋,張恪喜歡坐在水岸邊看著粼粼湖水,看著爸爸很悠閑的站在岸邊抽著煙,很想也來一支,不過媽媽梁格珍就站在後庭院裏,張恪還沒有當著她麵抽煙的勇氣。

    “唐伯伯說的問題很現實呢,”張恪說道,“錦湖與愛達的形勢好的話,爸爸就要到其他地方高就了……”

    “出去也好,不過再怎麽快,也要等你高中畢業之後,你沒事也不用擔心這個。”

    “我在想海州控股的問題,海州控股能不能在兩年的時間裏奠定堅實的根基,唐伯伯能不能想信任你那樣信任李明學?”

    “哦,你關心這個……”張知行坐下來,心想這裏真是一處好住處,難道人人爭著做官,“棉紡織工業園區一期基本建成,海棉三廠、二廠、六廠可以第一批遷過去,我們就可以在北關區拿出三塊地,發展專業的批發市場,之前海棉四廠改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經驗很成功,銀行也願意提供更多的資金,其實我們僅僅從小商品批發市場裏套取的資金就足以支付棉紡織工業園區的建設費用,經過這麽一整合,其實是白賺的三塊北關城區的地皮,有了這三塊地皮周轉,就可以將更多的工廠遷出城區,最關鍵還是要將企業盤活,不然套出再多的資金都沒有意義……”

    出售國有中小型企業股權,九三年在山東省就出現試點,雖然明確提出來還有等到九七年之後。但是九五年此類事件已經不罕見。

    張恪說道:“對廠企的經營,可以說隻有管理層心裏最有數,海州控股隻需要做好資產重組的事情,而應將具體經營的事情全權交給管理層,並負責將廠企與政府部門之間地關係理順。如何才能讓管理層更加盡責?我認為或出售或獎勵少部分股權給整個管理層比較合適。承包經營到現在已經不是最合適的方式,因為企業的經營更多的依賴於整個管理層團隊。而非承包者個人。目前有計劃的將廠企遷出城區,隻要是將城區舊廠的地皮資產剝離出來,無論是國棉、還是農機廠,依靠銀行貸款建設起來地新廠,淨資產的盤子都不會太龐大,這樣就能讓管理層一開始就擁有足夠多的股權……”

    張知行目光炯炯有神的盯著湖麵,以錦湖、愛達的發展趨勢,他調到外地任職是最合適的。他也不是想在正處級的位子踟躕不前,也希望在兩年的時間裏,能有突破。就算在海州隻有兩年地時間,也可以做一些事情出來。

    讓管理層持股,而海州控股轉型成較純粹的代表政府持有國有股權的控股公司,這種形式大規模地出現還是在2002之後,主要是增強對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國有股權的管理,比大規模的“國退民進”、出售國有中小型企業要晚好幾年。國有大中型企業無非也是從中小型企業發展而來,提前實踐這一模式,至少能在海州範圍之內,增強對國有中小型企業的國有股權管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