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大半個院子給那顆千年古杏給遮住,院子裏有香壇、香塔,還有守觀的道士在院子裏閑坐。棋院在西側偏殿,偏殿兩側各有一間偏廂房,泥塑早已不存,空蕩蕩的殿堂裏,擺著二三十張棋桌。沒有取暖設施,濕寒刺骨。周複鑽進廂房,看見張恪、許鴻伯、許思三個人圍著桌子,桌子鋪開一張地圖,隻聽見張恪搖著頭說:“從丹井巷往東一直到這裏,差不多占沙田三分之一的區域,按照你的設想,最少要做十個億的預算,你以為市裏能拿出這麽多錢來?你這個方案不能提,一提我爸跟唐學謙第一個跳出來把這方案給斃掉。”

    許鴻伯說道:“這個區域把海州有代表性的古建築以及一些重點建築都包括在內,非常具有代表性,這塊區域缺一個角,都是對曆史犯錯誤。”

    張恪嘿嘿一笑,說道:“這話你跟我說有什麽用?你跟唐學謙說去,唐學謙一定跟你說,他知錯也不改。”

    周複探過頭來問什麽事,桌上鋪開的是張手繪的地圖,張恪手指壓著地方寫著青羊道觀,心裏奇怪:沒事看沙田地圖做什麽?

    張恪見周複手裏抓著信封,拿來打開看了一眼,遞給許思:“你給他們送過去。”

    周複說道:“跟周文斌湊的錢,他正打算買尋呼機,不然一時還湊不出錢來。”

    “周文斌也趕過來蹭飯吃?”

    “在前麵院子裏。”

    “那正好,明天還要讓他送我去省城呢,”張恪撇了撇嘴,不置可否。說道,“愛立信馬上就出中文手機,買什麽尋呼機啊?”

    周複笑了笑,沒有說話,心裏想:尋呼機跟手機的價格能相提並論嗎?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公司給配?按說自己與蔣薇、許思、劉明輝這幾人公司給配手機還有可能,周文斌畢竟隻是司機,當然,張恪要圖自己方便,慷慨一下給周文斌配手機也不是不可能。見張恪的眼睛又盯著那張手繪地圖上,就沒有開口問。

    這地圖夠詳細的。將沙田地街巷都畫了出來,周複也算老海州人。這才發現有多一半的巷子叫不上名字來。

    許鴻伯那篇《魅力海州的城市之本》以及有關古城保護方麵的文章,周複是讀過的。看到桌上鋪開的手繪地圖,就知道他們剛才談的是什麽。之前就有人在猜測,許鴻伯其實是唐學謙的民間智囊,這麽看來確實是這麽回事,不然他們討論市政預算什麽?

    周複知道那些事情該聽哪裏事情不該聽,後悔剛才進門多問了一句,笑了笑。轉身要走出去。

    張恪說道:“老周是老海州。可以幫許老師出出主意。”周複現在不會把自己當成城南區政府的人看,也不會事無巨細都向宋培明報告。

    “我能出什麽主意……”周複笑了笑。頭又湊了過來。

    許鴻伯說道:“疏港河水係與周邊河道整治之後,市民的關注焦點會迅速轉移到沙田上來,前門地商貿區太擁擠。而沙田太破舊,將沙田拆掉給前門讓地步,是很多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這小片核心區域應該保留下來,不然海州連可以稱之為海州地那點地方也沒有了。市財政財力不足,也應該將這片區域先保護起來,日後再收拾。”

    “這個難度也很大啊,不整理收拾,這一片就像塊爛狗皮膏藥貼在這裏,換誰當市長都要有極強的承受能力才行。再說周邊開發商業地產,不成功則罷,要是成功,那這一塊核心區域就是塊大肥肉,誰不眼饞著來咬一口?為什麽疏港河疏浚工程能特事特辦破例增補進今年地預算,利益相關啊,我就怕到時候就憑唐學謙一己之力,也無法保留這一片區域不開發。”

    張恪說的這些,許鴻伯心裏都想得透徹,所以他才找張恪來試試口風,沒有將這個舊城保護的方案直接交給張知行或者唐學謙。海州市九四年的地方財政收入剛滿足十億,讓市政府一下子拿出十億來去執行這個還有爭議的方案,那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