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涼州城。

    涼州城遠處,十幾個塢堡一並燃放幹煙,以示突厥騎兵已是撤退。

    城頭穿著皺巴巴衣裳,神色憔悴的士卒,也是一瞬間精神煥發,拿起鑼當當地敲起來。

    而城內為突厥人圍困了一個月的,涼州城百姓皆是流淚滿麵,仰頭叩頭,感念佛祖庇佑。

    城外遠遠行來了一路唐軍,但見戰旗飄揚,獵獵而動,這就是解圍涼州的唐軍援軍。

    涼州城城門也終於開啟來,戍卒們出城將突厥人堵門的沙袋,撞門的木驢車盡數搬走,掃去瓦礫碎石出了一條道路來。

    一名頭戴二梁,服紫色官袍的老者,從城門洞內走,一旁清理瓦礫的士卒,民夫見了,皆是行禮下拜口稱國公。

    這名老者淡淡點頭,站在城門外,遠望正要入城的唐軍人馬。

    這名老者的幕僚,上前言道:“明公乃何等身份,何必屈尊至城門相迎一武將。”

    這名老者看向這幕僚,言道:“若你也能從突厥手裏解了涼州之圍,我也在城門下迎你。”

    這名幕僚頓時失言,隻能歎道:“明公真重英豪。”

    說完馬蹄聲響起。

    援軍的前鋒騎兵抵至涼州城下,那名幕僚上前喝道:“涼州總管,觀國公在此,來的是哪位將軍?”

    這名幕僚本以為報出太守楊恭仁的名號後,對方有所收斂,但未料到這路騎兵卻沒有多大異色。

    “是平陽公主殿下駕臨。”一人高聲言道。

    幕僚與在門口官吏都是露出訝色,沒料到千裏來解涼州之圍的,逼退突厥騎兵的,竟然是平陽公主。

    門口眾官吏們都是竊竊私語,這位公主經曆非常,二十歲領兵助父親平定天下,打了了半個關中。現在大唐百姓哪個不知,哪個不曉。

    楊恭仁聞言言道:“快,在城門前迎候。”

    說完當下楊恭仁正了正衣冠,肅容站在城門旁,而左右官吏皆是在後迎候。眾士卒百姓久仰平陽公主的名字,當下在城門外擠得滿滿當當想要一睹其風采。

    “微臣楊恭仁拜見公主殿下,公主千歲。”楊恭仁施禮言道。

    李芷婉身著一身戎裝,騎著一匹大宛良馬而來,聽對方稟告是楊恭仁,當下幹脆利索地跳下戰馬,回禮言道:“有勞觀國公在門外親迎。”

    楊恭仁但見李芷婉,劍眉入鬢,端是英姿颯爽,不由心道一介女流手掌十萬雄兵,果真不是一般人物。

    當下楊恭仁言道:“公主殿下,大軍一到,突厥人望風而逃,相較之下老夫就慚愧多了,當年衛王任過涼州總管,而我這個涼州總管,出兵中伏,結果讓突厥人打到城下,丟了我們楊家的臉,實在無顏麵對百姓,此次敗戰我會向陛下請辭的。”

    楊恭仁提及的衛王,乃是楊堅之親弟弟楊爽,當年其任涼州總管時大破過突厥人,乃是大隋王室戰神一般的人物。

    聽說楊恭仁要請辭,一旁官吏一並出聲勸阻,甚至連百姓也是開口挽留。楊恭仁在河西不過一年,但深得百姓擁護。

    李芷婉蹙眉言道:“觀國公,雖戰有不利,但經略河西之功,父皇也是十分看重的,眼下大唐沒有比你更懂得河西局勢之人,與其請辭,倒不如留下來助我,好戴罪立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