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正是上巳節。正是漢人傳統修禊之時候,當然最有名的還屬王羲之等蘭亭修禊。眼下周旭,姬川,劉易三人正在潺潺的濡水邊飲酒。姬川感歎著,沒有往日在家中博冠名士,流觴曲水的盛會,不由覺得有幾分懶散。

    盡管作為庶子以往在家中的地位,本不受重視,不過姬川還是很懷念當初。待看看眼前姬川掃了一眼河邊,劉易周旭正舉杯暢飲。姬川不屑哼了一聲,劉易市儈之輩,周旭不過書呆子罷了,哪裏配得與他高談共論。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姬川雙手負後,既不願與俗人共聚,又帶著三分清高,沿著河水徐徐往下。正待走了幾步,這時一名官吏,快步走到到姬川身邊,言道:“姬先生,招賢館來了一名名士。”

    姬川伸出手指往遠處戳了戳,不耐煩地言道:“這等事也來煩我,多半又是遊手好閑,招搖撞騙之輩。以往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那官吏言道:“可是先生,這一位卻有幾分不同,他說是家仆,代他主人前來,放下名刺就走了。”

    姬川倒是露出幾分正色,能有家仆差遣說明並非一般人,而投遞名刺更是有一定身份。至少這一個月來,招賢館來的百來人,沒一人投遞名刺的。

    “名刺帶來了嗎?”姬川一攏袖子言道。

    “帶來了,帶來了。”說完這名官吏從袖中取出名刺來。

    姬川見刺中書一豎小字,從上倒下工整書寫。姬川看完後,臉色一變言道:“立即去稟告太守,此人當太守親自去請。”

    懷荒鎮的同福客棧之外,一輛牛車停放在外。這輛牛車並非精致,但卻令來往著葛衫的商行夥計側目。夥計們指指點點,在這個時代隻有士族子弟,才奢侈的將牛作為代步的工具。消息靈通,任誰也知道,在東院來了一位貴客,僅是家仆就帶著十幾人。

    正在眾人揣測東院那位貴客的身份時,突然一行城內騎兵來到了客棧之前。這十幾名騎兵皆是鐵甲披掛,胯下都是良駒,到了客棧之前是一並下馬。

    有一人待看見為首之人時,突然言道:“這不是李太守嗎?”此言一落,眾人立即避道到一旁,並下拜行禮。

    原來李重九得到姬川的稟告後,即放下禦夷鎮的事,帶著幾十名親衛快馬來到懷荒鎮之中,當下與姬川一並前來這同福客棧。誰知一到客棧即被識得身份。

    李重九大步入內,客棧掌櫃,小兒,夥計都是一並迎上參見。李重九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而是問道:“溫先生可在嗎?”

    “回稟使君,溫先生就在東院。”

    李重九點點頭,回首言道:“你們留在外麵,姬先生隨我一並進去。”

    “諾。”姬川答允一聲,當下看了一眼掌櫃言道:“還不快領路。”

    當下李重九來到東院之前,院門有一名穿著葛衣的男子垂手站立,見有人前來當下問道:“貴人是來拜謁我家老爺嗎?”

    李重九看了此人一眼,對方說話乃是金陵洛下音,是當今最標準不過的官話,就算是姬川說得都不利索。一介小廝就如此,看來對方並非是冒名頂替的。想到這裏,李重九不由心熱了幾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