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種人\"一九三三年十月蘇汶(即杜衡)在《現代》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發表《關於〈文新〉與胡秋原的文藝論辯》,文中自稱是居於反動文藝和左翼文藝之外的\"第三種人\",鼓吹\"文藝自由論\",攻擊左翼文藝運動。魯迅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指出這些所謂\"第三種人\"\"自稱超黨派,其實是右派。\"(3)施蟄存江蘇鬆江(今屬上海市)人,作家。曾主編《現代》月刊、《文飯小品》等。他在《文飯小品》第三期(一九三五年四月)發表的《伏爾泰》中,說魯迅的雜文是\"有宣傳作用而缺少文藝價值的東西\"。

    (4)杜衡(1906-1964)又名蘇汶,原名戴克崇,浙江杭縣(今餘杭)人,\"第三種人\"的代表人物。曾編輯《現代》月刊。他在上海《星火》第二卷第二期(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一日)發表的《文壇的罵風》中說,\"雜文的流行\",是文壇上\"一團糟的混戰\"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於是短論也,雜文也,差不多成為罵人文章的\"雅稱\",於是,罵風四起,以至弄到今日這不可收拾的局勢。\"(5)林希雋廣東潮安人,當時上海大夏大學的學生。他在《現代》第五卷第五期(一九三四年九月)發表的《雜文和雜文家》中,說雜文的興盛,是因為\"作家毀掉了自己以投機取巧的手腕來代替一個文藝作者的嚴肅的工作\"。

    (6)\"死之說教者\"原是尼采《柏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卷第九篇的篇名,這裏借用其字麵的意思。

    (7)詩史意思是可以作為曆史看的詩,語見《新唐書杜甫傳》:\"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後也泛指能反映一個時代的作品。

    (8)且介亭當時作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這個地區是\"越界築路\"(帝國主義者越出租界範圍修築馬路)區域,即所謂\"半租界\"。\"且介\"即取\"租界\"二字之各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