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奎璧又是一陣犯愁。1000萬元的存款數目實在太大。魏國公府恐怕的鉚足勁才拉得到。而誰願意把銀元存在銀行裏啊,放在自己家裏不好嗎?

    但是,他剛才已經拒絕張昭一次,實在沒有膽子再拒絕第二次。發狠的道:“在下答應下來。還望大帥信守承諾。”

    傳聞張昭一諾千金,但是張昭把大鹽商陸奇文給“騙”的很慘。他不得不要一個明確的答複。

    張昭淡淡的道:“這是自然。徐雨伯我會按照私鹽鹽梟上報朝廷處死,以儆效尤。但是貴府若不兌現承諾繼續販賣私鹽,那就別怪我翻臉。”

    徐奎璧躬身行禮,“不敢。”

    …

    …

    張昭和徐奎璧談妥,新鹽法的事情就算徹底的定下來。中間偶有插曲也無法動搖大局。

    兩淮鹽場之中,有灶戶不肯編入鹽務公司,反而要死守著他世代“製鹽”的飯碗。

    這種人自然沒有什麽可的,被抓捕起來,流放遼東。

    張昭肯定該不會允許鹽業的製造環節還掌握在私人手中,一定是要掌握在“鹽務公司”的手中。

    至於如何防範鹽務公司內部倒騰私鹽,這是另外的監管問題。

    七月二十一日,魏國公徐俌在真理報、明理報兩份大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請求朝廷盡快改革江南衛所,解放數千萬軍戶世代之苦。並攻訐兵部屍位素餐,要求將兵權進一步歸給樞密院。

    此非人臣所能奢望之事。劉兵部違背祖製,意欲何為?

    與此同時,徐俌的奏章明發,上書朝廷。路過揚州時,給張昭麾下的心腹幕僚趙師爺親眼看過,確認無誤。

    徐俌的這篇文章一發頓時在江南引起劇烈的震蕩。報紙上是“硝煙四起”,各種嘈雜的聲音都冒出來。

    最準確的分析是:魏國公府因改革衛所會損害其核心利益,長期對張昭不滿。處處和張昭作對。而如今這篇公開的文章就是明,魏國公府在和張昭的博弈中失敗。已經徹底的低頭認輸!

    一旦江南的衛所、兵製改革。南京守備這個職務的含金量將會大幅度下降。基本確定連才“常備軍”都無權管轄。火器軍更不消。估計也就管管“地方守備團營”。

    而張使相的新規,勳貴非軍校出身,絕無等高位的可能。

    這對魏國公府的權勢而言是致命的打擊。

    這其實標誌著張使相對大明武勳集團的整合已經結束!自此,再無可抗衡者。

    …

    …

    二十二日,金陵城,金川門內的集賢樓中,金陵報業協會的下午茶話會照常舉行。

    而連著一周沒參加例會的湯玄策露麵。

    他剛走到集賢樓二樓的雅間中,幾名報社的總編就已經站起來迎接。今時不同往日啊!

    “湯兄…,恭喜真理報社重新開張!”

    “恭喜湯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