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月二十五日,張昭帶著王娘子、周雨瑤並三個俏丫鬟們遊覽揚州的廋西湖美景。

    租了一艘畫舫,其實是大鹽商陸奇文安排的。在名聞下的廋西湖上飄蕩著。欣賞著湖景、已經沿岸的園林美景。

    揚州是一座水做的城市。水路發達。

    而與此同時,在張昭遊玩時,真理報總編湯玄策已經抵達金陵的真理報社,開始接管報社的所有事宜。

    二十五日的下午,湯玄策代表真理報參加金陵城內的報業協會茶話會,金陵的同僚們才知道名震下的報業人湯玄策抵達金陵。

    當即,紛紛起身行禮,“見過湯總編。”

    金陵人文薈萃,而且是太祖時的國都,這裏的文士們還是很傲氣的。但是麵對著全國第一大報紙的總編,這種傲氣還是要收一收。

    很多規矩都是學的人家。甚至包括這個報業協會,定期的茶話會都是真理報倡議的。

    湯玄策笑嗬嗬的回憶道:“諸位客氣。在下此次來金陵,是奉張大帥之命,宣傳新鹽法,探討新舊鹽法的利弊,明日就有社論文章發出。希望諸位同道多多支持。”

    茶話會在一團和氣中結束。

    等湯玄策離開,一名報紙的總編忽而道:“聽聞這位湯總編辦事喜歡走旱道,在京中傳為笑柄。”

    “哈哈!”

    四周一片哄笑聲。

    這意味著什麽,不言而知。同行們的真實態度不友好啊!

    …

    …

    揚州城外十裏,一座精美的園林中。幾名鹽商聚集在一起。這些全部是晉商。

    和陸奇文主導的徽商籍鹽商是兩路人。

    居中而坐的是一名六十多歲的老者,名叫宮和正。此刻,他手中各種消息已經匯總而來。

    “宮世伯,張伯爺召集鹽商議事,對刺殺案要一個法、交代,咱們該怎麽辦?刺殺案,咱們肯定沒沾邊,但是援引京師之例,偷逃鹽課的事咱們肯定都幹過。”

    “是啊。宮前輩,這要你拿個主意。”

    宮和正道:“諸位,稍安勿躁。張伯爺要法是假的,看中咱們鹽商的財力才是真的。

    陸奇文那子夜裏派他兒子去欽差驛館裏,還當我們不知道。

    我們現在做兩件事,第一,把陸奇文要賣掉大家利益的消息在鹽商中傳播。

    第二,明日張大帥有任何提議,咱們還是先應著。決不可頂撞。

    其餘的,走一步看一步吧。真理報總編湯玄策在金陵露麵,誰知道張大帥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揚州城裏沒有新鮮事。陸奇文派他兒子去欽差驛館的消息,他很快就知道。

    “唉…”

    一幫鹽商紛紛歎氣,各自懷著心事離開。

    …

    …

    六月二十六日,張昭在揚州城內的“太白樓”宴請揚州二百六十三名鹽商。

    上午十點許,所有人都到齊了。但張昭還沒有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