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年間,在江南就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啊。

    想想看,西方近代史上的資本家們是怎麽一步步奪權的?用金錢控製報紙,掌握輿論。

    東林黨是不是就是幹這個的?

    李東陽微微沉吟,並沒有往心上去。地方上的利益集團,哪個朝代沒有呢?削不掉的!

    謝遷話就直白的多,他是不介意言語打擊張昭的,道:“張昭,你多讀點書。兩漢有豪強,唐有世家,藩鎮,宋有士紳集團,我大明同樣有縉紳。人家沒有違反大明律,你打算怎麽整治?”

    張昭當然知道地方利益集團是不可能消除的。鷹醬稱霸全球,他自己家裏的州,不是一樣不賣聯邦政府的帳?包括德國,地方上還有政府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但是,問題就在這裏。

    地方利益集團當然可以存在的。但是其權利必須要受到限製。鷹醬的聯邦政府是不是有稅收、貨幣、軍事等權利?德國的也一樣。

    而大明朝的江南縉紳集團呢?

    看看明末東林黨幹的那些爛事!他們不僅僅是搞對抗,收稅收不上去,搞一個“五人墓碑記”。其實就是抗稅啊!然後,居然能影響內閣首輔人選。再黨同伐異。

    這能想象?

    必須得整死啊!

    張昭道:“謝閣老,地方上的利益集團確實沒有辦法消除,但是必須要給他們劃線,那些權力是屬於中央政府,屬於朝廷的,那些才是他們的。

    按照我們曆朝曆代的傳統,鹽鐵、賦稅、軍隊、教育、輿論、律法等,這些統統都是中央政府的權力。但是閣老且看江南縉紳集團侵占了多少?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明中期的大臣們,那都還是要臉的,心懷下。等到東林黨上台,那真正的是顛倒黑白。隻關注自己利益集團的利益,而將大明朝的利益拋棄。

    一座利稅幾十萬兩的茶山到東林黨手中,一年利稅幾兩銀子。這白紙黑字的記錄在案。吃相太難看了。

    張昭這個“劃線”的論調,讓三名閣臣,侶鍾、劉大夏都是認同。當然,劉大夏不會點頭表示認可。

    按照張昭的法,江南的縉紳集團確實有很多過線了。別的不,就礦山這一條,新的礦山法頒布之後,北方這一塊就執行的非常好。江南那邊就很差勁。

    李東陽道:“子尚,按照你的推論,鹽法一改,士子和百姓必然鬧騰,但以兵鎮壓實在不妥。讀書人是大明的根基所在。”

    根基個屁啊!他們就是大明的掘墓人。張昭拱手道:“元輔,這方麵手段可以緩和一下,隻誅首惡。畢竟他們也是被鼓動的。但幕後者必須要清理掉。還請元輔支持。”

    李東陽點點頭,向弘治皇帝奏請道:“陛下,老臣以為當如張昭所言。”

    弘治皇帝一直在聽張昭,這時笑道:“以張昭為欽差,賜旗牌、尚方寶劍,調新軍營一個團聽命,往江南整頓鹽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