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軍營的戰力,一個團(1個連)就足以抗衡韃靼三萬精騎。更別還帶著一萬團營精銳。

    如此情況,秦紘怎麽能不氣?

    楊一清自動過濾秦紘的“抱怨”,道:“大帥,若想要李逍遙出兵。可以雙管齊下。第一,大帥當去信給樞密院,言明情況,督促樞密院施壓。

    第二,可以把李逍遙‘見死不救’的事在咱們三邊的報紙上捅出來。不過,這事還要老大人給王介庵公(王恕)言語一聲。”

    西北的報業目前控製在王家手中。第一,有張昭的設備、技術支持。第二,王恕、王承裕父子倆是關中三原學派的代表人物,本來就掌握著輿論話語權。

    楊一清是此時大明最頂尖的一批智謀之士。瞬間就給秦紘出了一個可行的主意。

    秦紘冷哼一聲道:“王介庵公一生英名,多半要毀在他的孫女婿身上。樞密院那邊,我已經派德鄰去奏章。我修書一封,還請應寧往三原一行。”

    楊一清拱手道:“在下敢不從命?”

    …

    …

    且三邊總督秦紘的軍報,以八百裏加急的形勢送往京師。四月十九日的下午,就出現在張昭的案頭。

    秦紘當然不會那麽“老實”,能臣其實都是“老官油子”。否則連大明官場的門道都不知道,還怎麽做事?

    他給大同府那邊抄送了一份,把大同巡撫、大同總兵給愁得。他在奏章中明言:李逍遙不出兵救三邊,後果全有其承擔。大同鎮這邊一樣跑不了連帶責任。

    同時,秦紘給京中的奏章,不僅僅是給樞密院,還給內閣送了一份。

    而按照大明的奏章流程,奏章送到內閣,基本就等於在京師中公開。瞬間京中官場上的輿論一片嘩然。

    以大明文官們的軍事素養來看,既然韃靼主力都在固原鎮一線,且逼近紅城堡,李逍遙為何還要等待時機?等什麽時機?

    這不就是秦紘老大人的:李逍遙要犧牲三邊軍民,換取他出塞的時機,以此求軍功。其心可誅!

    十九日的傍晚,張昭在後軍都督府中召開軍事會議。

    樞密副使英國公張懋,樞密僉事成國公朱輔、定西候蔣驥,樞密主薄林文寧與會。還有一批軍中的高級將領。

    參謀們將繪製的精密軍事地圖鋪開。

    林文寧先通報情況,然後極其不滿的道:“秦總督的奏章明發至朝廷,將李逍遙部的位置暴露出來,若韃靼間諜得知,極有可能令他戰敗。這種蠢事一定要追究責任,全軍引以為為戒。”

    定西候蔣驥忍不住道:“林大人,現在追究責任有何用?我們現在要討論的是,是否要督促李逍遙出兵。”

    張昭擺擺手,“指揮作戰,最忌諱後方幹預前方。特別是現在連電報都沒有。我的意見很明確,由李逍遙自行決定是否救援。樞密院,都堂都不要去幹擾前方指揮官的判斷。今這個會議,就是要統一這個思想。”

    成國公朱輔翻個白眼,那你還叫我們來?認認真真走形式給百官看嗎?

    張昭要知道成國公怎麽想,肯定會點頭,答案就是:正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