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日後京師某些人知道他的確切立場會是什麽表情?

    哈哈!

    …

    …

    赤峰城外的軍營中。

    吳臣率部在赤峰城駐守差不多有一年多。自弘治十六年二月在開平城休整完畢後,新軍營的主力團就分別駐守在大寧都司的關鍵性節點中。

    為的就是防止韃靼人越過大興安嶺破壞張昭的整個東北戰局。

    大寧總兵府熱鬧時,吳臣這裏同樣熱鬧。

    麾下的將校紛紛來向吳臣祝賀。

    軍營裏的千戶府中,趙辰笑道:“大人此次高升為大寧總兵,足可見大帥對大人的信任。此次又可謂是新軍營中第一人啊。二團那幫人的怪話可以收一收。”

    “哈哈!”一幫百戶們哄笑。

    新軍營一個千戶(團)目前下轄1個百戶(連)。9個主力連,外加其他輔助兵種。包括炮兵、醫護兵、斥候、工兵等等。這是遼東之戰後經過總結,重新確定的編製。

    新軍營整體的編製也從1.5萬餘人擴編至萬人。

    吳臣皮黑黝黑,濃眉大眼,穿著灰布軍裝紮著皮帶,二十六歲的年紀英姿勃發,心裏雖然高興,但平靜的擺擺手,道:“要注意團結兄弟部隊。”

    他這是不自覺的模範張昭的做派。張昭對新軍營的有些影響是在潛移默化之中的。

    此次就任大寧總兵,他將統帥薊鎮軍第一師,第三師計一萬餘人,新組建的大寧軍三個師(火器軍)共1.5萬餘人,新軍營一團(駐赤峰)、二團(駐大寧)合計約三萬人和韃靼人作戰。

    新組建的守備軍和預備役軍隊根本不頂用。這一年來也沒有足夠的軍事資源往這些軍隊上傾斜。大寧都司這裏才剛剛開始開發,走的是精兵路線,優先保證訓練火器軍。

    隨著春的到來,韃靼人的探馬越發的活躍。戰爭恐怕就要來了。

    有人抬趙辰的杠,“趙百戶,林鎮撫這次可是升任主薄。比咱們千戶還要位高權重。”

    吳臣升任大寧總兵,一團的千戶將會是趙辰接任。這是全團上下都知道的事。但有的是人看不慣。

    趙辰曬笑道:“武百戶,林鎮撫是軍法官和後勤軍官。他是文職軍官。不存在比較的嘛。”

    新軍營軍法官的升遷和軍官升遷是兩個體係。軍法官們專管生活、紀律、思想。

    武百戶給一團的錢軍法官看一眼,直接閉嘴。

    吳臣笑笑,也不管底下人的爭論,道:“今正好大家都來了,我們商討一下韃靼人的春季攻勢會怎麽打。”

    …

    …

    在大寧都司為京中的風雲變幻所影響時,此事起因的武安侯府中反倒是略顯喜慶。

    武安侯鄭英雖然被發配出京,但總歸是有限度的。

    侯府中,鄭英在他的住處喝著茶,片刻之後,長隨帶著一名二十歲出頭嬌豔的婦人前來,道:“老爺,沈氏帶來了。”

    沈氏便是鄭英長子鄭宏的妾,陽州先生的妹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