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銀行的銀行”,這就不必去。此時明朝的銀行、當鋪、錢莊都是可以相互借貸的。大明皇家銀行然擁有借貸給其他“金融機構”的權限。

    隻要占據的市場份額足夠大,資金足夠的雄厚,這一條就算是拿在手中。

    第二條“國家的銀行”,就是李閣老現在給他的的:代理國庫、代理政府債券發行等。這條權限他基本拿到一半。

    如果戶部以大明的稅收做抵押,準備搞財政赤字進行經濟擴展,讓他幫忙發行債券,那他就是在履新央行的職能!

    …

    …

    李東陽根本沒有意識到他送給張昭一張什麽樣的牌,其實甚至是張昭他都不懂成為“國家的銀行”之後如何擴張大明皇家銀行的“職權”,但沒關係,有專業人士嘛!

    他隻需要抓大的方向就行:大明皇家銀行的股權要調整了。他和盧員外盧奉九一分成的股權比例現在不合適。

    李東陽笑嗬嗬的道:“這是你應得的獎賞。你的征虜前將軍印早歸還給朝廷,其餘的職權老夫也準備在元宵之後下公文收回。東北已經設四個布政司和一個都司,與戰時的情況不同了。”

    “其餘職權”這是一個模糊的話,屬於話術的一部分。張昭哪裏肯給李閣老“糊弄”?一副忠臣大義凜然的神情,道:“元輔所言是題中應有之義。

    下官曾在禦前會議向朝廷承諾,要給國家新增二十萬在籍百姓,如今可以交差。還請閣老督請戶部派員接手。後軍都督府的籍冊、官吏、財務都有統計。下官也是了卻一樁任務。

    不過,下官有幾個的請求,還請元輔斟酌。”

    李東陽眼睛眯一下,站在奉門前,回身笑著道:“你啊…,吧!”

    張昭的話非常客氣。但是,所謂的“斟酌”就是在變相的提條件。因為張昭已經明確的展示出他有掀翻桌子的能力、意誌:武安侯府世子被閹割,凶手不知所蹤。

    這也是李東陽現在正和張昭當麵“協商”的原因。換做單純的一點武將,李首輔直接給你把利益全部吞下去。

    張昭道:“所有在籍百姓,下官當日為開墾荒地給予的是三年免稅,日後三十稅一,再無其他任何苛捐雜稅的政策。下官懇請閣老延續此策。”

    明朝的事情有時候非常的操蛋。

    比如崇禎年間,李自成在京城裏抄家抄出七千萬兩白銀,江南更是富庶不可言,秦淮河上有八大名妓聞名遐邇,娛樂產業如此發達,江南會沒錢?

    而崇禎皇帝卻隻知道按照文官的思路去找百姓加稅。

    這扯淡不扯淡?人家末代皇帝都知道“賣官賣爵”來糊弄個十幾年時間呢。

    大明朝隻要財政有缺口,就找百姓加征稅收,越加越重。所以崇禎皇帝死,士大夫有悲痛者、赴死者。但這真的是末代皇帝,有其過錯的地方。

    從情感上來,大明亡的實在太可惜,這輝煌的文明毀於一旦啊!從曆史唯物主義的角度而言,你讓人民活不下去,那真的就隻能下台。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東陽微微皺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