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配合他的,也沒得到什麽啊!”

    “嗯。屁的好處都沒有。薊鎮十萬大軍,整編到最後隻有約三四萬人。再用軍銜改革一套,官職都得降下來,而且以前能撈的油水,現在都撈不了。”

    …

    …

    陳師爺巋然不動,拿著酒杯慢慢的喝酒,仿佛沒有聽到這幫武將的叫囂聲。

    句實話,薊鎮軍的軍官們跟著張昭走,拿到好處了嗎?乍一看沒有。

    想想,空餉吃不了。走私、關卡的好處費消失,以前能支使衛所裏的軍戶“免費”種地.,現在就隻能管著手下的兵專注於打仗。

    油水不厚,但是好歹有一些。

    但是,仔細的想想,真的沒有拿到好處嗎?第一,軍餉的提升。警衛(家丁)的費用是朝廷支付的。這解決最大的一個支出項。

    第二,薊鎮軍的將領可以在興州府買地。價格便宜的令人發指,隻要稍微有點積蓄就能擁有百畝地,變成地主。

    更別有些立功的軍官直接能把地買在長城以內。

    第三,前途。

    薊鎮軍整編之後,難道就是吃白飯嗎?很明顯是要上戰場的。這就是軍功啊!

    張昭雖然不喜歡軍中搞世襲那一套。但是有軍功在手,把官升上去,這難道不好嗎?真的沒有隱性的福利嗎?

    當然,這些福利、好處和遼東鎮的各衛所軍官們相比,那是差得太遠。

    遼東鎮這邊,土地肥沃,糧食收成好。各衛所的軍官日子本來就不難過。再加上,緊鄰著女真各部。軍官們都在經商。家裏有商號,這裏麵的好處一大把。

    都是幾千畝地的大地主,誰願意變成幾百畝的地主?而且,幽州商行會壟斷掉主要的貿易。張昭還要征商稅。

    這誰甘心?

    …

    遼東總兵郭令長相粗獷,四十多歲,話很粗糙,但是心細。這時道:“陳先生,你得給大家夥出個主意啊!”

    陳師爺見主將如此,就歎口氣,道:“大人,張大帥在京中頗得聖寵。咱們鬧出多大的動靜,恐怕都沒用的。朝廷挺多不痛不癢的訓斥他幾句。

    所以,大人,一動不如一靜呐。張大帥縱之姿,野心勃勃。他能在遼東待多久?最多三五年。而不管什麽製度最終肯定是有空子可以鑽的。”

    郭令微微沉思著。武將用來逼宮最常見的辦法就是“鬧餉”,搞兵變。

    他們各有心腹在軍中,要搞出動靜來不難。

    但如陳先生所,鬧出有何用?朝廷令張昭平息就可以。

    張昭手裏有兵,有錢,有糧。什麽“兵變”鎮壓不下去?這真是叫人頭疼啊!

    叫“呂列”的年輕將嗬嗬一笑,輕蔑的道:“真的嗎?陳師爺,如果建州女真叛亂呢?

    去年張昭在大帥嶺殺掉建州女真蘇護部首領之子圖輝,蘇護部上下可都是非常不滿。

    福餘衛的殘部真的很難剿滅嗎?我看是海西女真四部不願意盡力吧?都殺掉了,哪裏來兵器?哪裏來好處?

    我們都知道,張昭身邊帶著三個營。新軍營戰鬥力為下之冠。但讓他們出兵數百裏作戰,真的沒有風險?

    嗬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