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職責所在,不斷的提出新的建議。涉及到:資源法,銀元推出,都司製度改革、薊鎮軍整訓、兵器更換、大寧都司架構、廢除匠籍、對奴兒幹都司的策略、移民等等。

    瞧瞧,這都多少事?

    眾朝堂大佬們難道就不關心弘治皇帝答應了沒有?

    別看此時明朝的文官集團力量非常大,但要能獨立執政,那是在騙朋友。

    明朝文官最巔峰的大佬:楊廷和(他當了幾十沒有名頭的皇帝),張居正。

    張相公的輝煌履曆和事跡就不必多了。他幹了十年的攝政王。

    但是,楊大佬需要太後的名義,張相公需要太後、內廷大佬馮保的配合。所以,這下還是姓朱。

    現在還是弘治朝,且弘治皇帝已經執政十五年多。

    弘治皇帝如果私下裏應允張昭某些建議,對廟堂諸公來會非常麻煩。他們拿什麽名頭去阻攔呢?總不能因為不合他們的心意就真的“乞骸骨”吧?

    這又不是“爭國本”、或者皇帝亂命。這兩種還可以騙一騙廷杖,政務意見不同的事,喊破有個雞兒用,各憑手段罷了。

    現在不像以前“公論自在人心”。現在的公論在報紙。想把張昭搞臭也得要材料,光靠罵和編故事是不頂用的。

    …

    …

    張昭沒有關注京中的輿論風波,下午從皇宮中出來,到李教諭家中蹭一頓飯。

    順府府學現在已經放假,李教諭在家裏清閑的很,不是看書看報,就是和親朋好友相聚。

    張昭到的時候,李教諭的次子這段時間正好從外地回京,一起閑聊了二十分鍾。然後,帶著陳夕鳳、侍女們去城南的平江伯府祭拜。

    平江伯陳銳雖然是鬱鬱而終,但總就是曾經掛將軍印,充兵官,統領十萬大軍的武將,事後祭拜的靈堂不會在三五日就撤了。

    張昭今過來祭拜,主要陪金鳳過來。死者為大,順路上一柱香。

    “伯爺,這邊請。”

    在靈棚中祭拜後,陳家的一名子弟將張昭帶著到旁邊的上房靜室休息。這裏距離女眷所在地不遠。

    少頃,嗣平江伯陳熊,帶著弟弟陳泰過來招呼張昭。

    兄弟兩人披麻戴孝,臉上的哀傷表情到這時,十的時間過去,其實已經麻木。

    陳熊約三十多歲,中等身量,但看臉色、身形就給人兩個字:胖、虛。他站著拱手,感激涕零的道:“伯爺能來祭拜,家父九泉之下有知,足可欣慰。”

    張昭對陳熊感官其實很一般,金鳳老她這個兄長:貪鄙好色,好高騖遠。對兩人點點頭,安慰道:“人死不能複生,你們兄弟節哀。”

    閑話片刻,張昭結束和兩兄弟的談話,派人去裏麵和美妾陳夕鳳一聲,先一步回府中。

    陳夕鳳、陳初靜、薛雲夢要在這裏住兩三。張昭過年前再來接她們。

    …

    …

    第二上午,李幽來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