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的,再給兩萬人的守備軍名額,用於守備各關隘,鎮守地方。

    換言之,薊鎮軍將會有一半的士卒會退役,轉為民戶。

    第二,在裁軍中一批表現優異的軍官已經選拔進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學習步兵操典。等他們學成歸來,就要開始整訓軍隊,往純火器軍隊方向轉。

    “你這個總兵幹的不錯。”

    張昭在新建的水泥官道前,勉勵了江懿一句,讓江懿激動的不行。

    談了一個時辰後,張昭翻身上馬,帶著親衛們,跟著道路上穿梭不息的大軍前往開平中屯衛。

    從喜峰口到開平中屯衛約兩百餘裏,這兩個月以來,基建商行一直在組織人手修建。目前還有一段沒有修好。

    十一月初,整個開平中屯衛所處的區域,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工地。又像是一片紅旗的海洋。

    永平府這裏的衛所全部廢除,除了在原地種田的衛所士卒們,其餘約十萬人全部匯聚到開平中屯衛這裏來。

    另外,在張昭於前線大戰時,王承裕老大人並沒有閑著,而是正在核查大名府、真定府、保定府、河間府衛所的土地,推動廢除衛所。將人口不斷的往開平中屯衛輸送。

    當然,他的工作沒有那麽快完成。而是一個縣、一個府的去推動。所采取的廢除模式,全部和永平府相同。即:將土地均分給衛所士卒,並不給侵占土地的權貴、衛所軍頭讓步。

    唯一一點,遇到藩王時,允許其分期贖買土地,和京中權貴待遇等同。藩王這個問題,張昭和王承裕都有共識,現在還不是觸碰的時候。

    大量的人口正沿著官道,由改革司的官吏組織,一批批的前往開平中屯衛。

    張昭於十一月初四抵達時,開平中屯衛這裏至少有近三十萬人口。

    基建商行正在組織他們大搞城市建設。

    按照張昭的規劃,如今的城市不需要修建城堡,而直接如同現代都市一樣鋪開。

    他們修建住宅,建設水泥、磚廠、紡織廠,開墾農田,修水利,搞飼養,建設學校,各衙門。幹的熱火朝。

    從津衛的海貿物資,源源不斷的通過官路運來。主要是糧食。

    而十月下旬,新軍營六個主力團全部撤回到這裏來修整。他們出操,訓練。

    自然是紅旗招展。新軍營的軍旗是紅色蒼龍旗。

    還有薊鎮軍、新軍營退役的士卒們全部往這裏匯聚。

    同時,跟隨著張昭來的還有輔兵三團、親衛連,炮兵營、騎兵連、斥候營、後勤營等。

    國泰商行的總經理董朗,基建商行的經理顧新,還有永平府在開平中屯衛有利益的縉紳們,先期抵達的新軍營將校們在官道盡頭將張昭迎著。

    “參見大帥!”

    “參見大帥!”

    黑壓壓的人群行禮。有的行軍禮,有的躬身行禮。還有轉為民籍的衛所士卒們行跪拜禮。

    淩冽的北風吹拂,卻吹不涼眾人的心,吹不涼眾人洶湧的熱血。

    這是迎接得勝歸來的統帥啊!

    同時,對來到這裏的衛所士卒們而言,是張昭打破了他們身上命運的枷鎖。自發的前來迎接,又如何能不激動呢?

    張昭騎在一匹雄壯的白馬上,一馬當行,徐徐前行。他穿著新軍營的土布軍裝,披著黑色的大氅,在馬背上向眾人回一禮,清朗的道:“諸位辛苦了。”

    揮一揮手。

    回應他的是,人群中震的歡呼聲。

    “新軍萬勝。”

    “大明萬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