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張昭並沒有表現的很拘謹,而是端端正正的坐著。坐如青鬆,凸顯著大明軍人的精氣神。這個坐姿,弘治皇帝就看著相當舒服。

    張昭笑著道:“幸賴陛下支持微臣。”著,話鋒一轉,道:“陛下方才為大明百姓勾勒京師藍圖,卻忘記自身啊。西暖閣中召集禦前會議略顯狹窄。陛下可以修建一座新殿宇。”

    剛才的禦前會議中,討論完城東警察局局長的人選之後,後麵接著討論過京師的城市規劃。

    張昭把城東搞的越來越繁華,接下來還有數百萬衛所軍戶轉為百姓。他們並不都會去永平府、遼東屯田。那麽,大明也該考慮京師的擴建問題。

    張昭在密折裏把話題拋給弘治皇帝。剛才弘治皇帝暢想的非常帶勁。

    漢唐時期,關中的長安可謂世界級的名城。其城市麵積之大,超過大明的京師。

    弘治皇帝勵精圖治,打造出一個盛世。如果,因為人口滋生、工商業繁華不得不擴建都城,這對他而言,難道不是最好的肯定嗎?

    張昭的就是這事。

    另外,張昭為何如此得弘治皇帝的“信任”,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原因,他將國泰商行每一財年結算利潤的製度改為每半年結算一次。

    七月初,弘治皇帝剛剛拿到十二萬兩白銀的國泰商行分紅。

    在“上供”這方麵,弘治皇帝的太監們拍馬都幹不上張昭。

    主要是因為弘治皇帝想要名聲,不想把太監派出去收刮。結果呢,這部分銀子當然是便宜文官們。文官們動輒上書勸諫弘治皇帝停織造、罷各地鎮守太監。

    這筆銀子足夠在紫禁城內修建一處不錯的宮殿。

    話明朝皇帝確實窮啊。我大清的皇帝們不僅把紫禁城內的空地修建滿,還能在京北修建大量的園林。而大明的皇帝,連紫禁城裏都還有大片的空地。

    弘治皇帝矜持的一笑,顯然對新建一座宮殿頗有些興趣,問道:“張昭,國泰商行在開平的鐵礦,最終的利潤會有多大?”

    張昭自信的道:“陛下,國泰商行上半年的利潤低於去年,主要是攤子鋪的太大。等到下半年,特別是參與互市貿易後,情況就會迅速的好轉。

    關於開平鋼鐵廠的利潤。陛下大可放心。表麵上看,鐵礦的利潤隻有將各種鐵錠賣給朝廷打造各種兵器用於軍隊換裝這一條路。農業工具的供給,帶來的利潤可以忽略不計。

    但還有一條路線。自古以來,軍火交易就是最值錢的。臣打算走海路將國泰商行打造的冷兵器賣給東瀛島上的諸侯。而東瀛島上多銀礦。一來一回,利潤當以幾十倍計。

    到這裏,臣有一個不情之請。聽聞鄭和公公當年出海的航海圖和海船都在兵部府庫中收藏著。臣想複製一份。”

    張昭的漫不經心,其實非常用心。

    明朝初年,鄭和鄭公公的寶船,是海上無敵的艦隊。其造船術至少領先西方一百年。

    他希望拿到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