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心裏點頭。張昭的觀點還是很明確的。這就是一個主動尋求治理,和分散各衙門職權相互製衡的思路區別。但這個問題的關節不在這裏。

    謝遷對張昭將他和“泥塑六尚書”相提並論極其的不爽,冷眼看著張昭,這時隻是輕蔑的一笑,並不答話。

    這並非以能言善辯著稱的謝閣老給張昭辯倒。而是他懶得和張昭“一般見識”。在他看來,張昭連這件事的門都沒摸到。

    這時,首輔劉健神情的平靜的道:“張昭,你不要扣大帽子。組建警察局涉及五六千人的變動,職責並非輕易的就能劃分出來。內閣有所顧慮,難道不正常?豈能以懶政之名指責?

    另外,本官看你的意思,想要主動尋求治理就要增加警察局中的官吏?是這個意思吧?”

    劉首輔執政這麽多年,成績斐然。對張昭的指責很不為然。兒輩信口開河。

    他堅決反對冗官。要知道增加一名官吏,不僅僅是國庫的支出,還有其日常收刮、貪腐所得。這屬於隱性支出。

    大明的物力隻有那麽多,增加的支出,最終都會落到百姓身上,令民生艱難。

    …

    首輔劉健開口,帶來的壓力自然是非常大。令暖閣中的形勢瞬間逆轉。劉閣老是老成持國之言啊!

    不要拿首輔不當宰相。在精通官場規則的人感受之中,首輔的威勢還是很重的。

    左都禦史戴珊心裏嘿嘿一笑。劉閣老的話中隱約有指責張昭的意思。

    張昭始終堅持自己的意見。最終惹出劉閣老。所以,這就是終極一擊了。

    除非張昭服劉閣老,否則今的倡議就到止為止。而要當眾服劉閣老,何其之難?

    不觀念上的差異,就之前內閣的票擬。那就代表著劉閣老的意思。他難道要在朝臣和子麵前唾麵自幹嗎?

    給七十歲的老首輔盯著,張昭壓力自然是有的,但他不可能在此時退縮。不卑不亢的拱手一禮,慨然的道:“誠如閣老所言,下官正是此意。但請閣老聽下官一眼。”

    劉健沒有急著訓斥張昭,而是看著張昭,給他話的機會。這點氣度,大明的首輔還是有的。

    張昭灑脫的一笑,朗聲道:“永樂年間,太宗皇帝仿元製,在京師設兵馬司。宣德初年,京城多盜賊。都禦史劉觀議增五城兵馬司各官軍一百人。

    成化四年,令錦衣衛協同監察禦史監督五城兵馬司。撥團營軍二百,並捕賊。

    弘治元年,前兵部尚書餘子俊題請增設捕盜官一員。令三千營選揮揮以下四員,領精騎巡京城外。此為巡捕營。所需兵馬後由團營增補。

    弘治五年,設把總都指揮,專職巡捕。其巡邏地點分別為章義門外、良鄉、清河、高碑店。

    由此可見五城兵馬司的人數,一直處在增加當中。

    下官竊以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明承平日久,京師日益繁華,人口滋生。故而朝廷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行政資源去管理。

    如今,先有廢除順府、津衛衛所所帶來的七八十萬人口,後有北直隸即將廢除的衛所百姓,此時又到了要增加之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