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殿試前夕,京中針對張昭的輿論,或者針對是否廢除下衛所的輿論忽而爆發,並且聲勢浩大。

    都察院江西道禦史呂紀先連上彈劾奏章拉開序幕,他在奏章中力陳廢除全國衛所之弊端,並彈劾張昭種種不法行為。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罪狀:

    第一,藐視朝廷法令。將被貶到前順府通判方珍父子,他的妾的父兄三人,假其為新軍營效力,帶回京中。

    若是人人效仿,置朝廷法令如何地?

    第二,以權謀私。

    趁著西北固原、寧夏兩鎮廢除衛所試點之際,與地方縉紳相勾結,利益交換。

    三原王氏的瑞昌號擁有燧發槍、水泥的製造技術。如此重要的技術,怎麽能交給地方縉紳?

    而張昭本人就娶了三原王氏的女兒為妾。

    並趁機在西北設廠撈取商業利益。經查國泰商行分別在靈州、寧夏城、紅城堡、固原城等地設廠。

    第三,妄測聖心,驕奢淫逸。

    子因其功賞賜府邸,張昭卻要在京西南占地三千畝。美其名曰:求田問舍。敢問起樓閣花費幾何?

    而且,張昭如此惺惺作態,是怕子猜忌而效仿前朝故事嗎?然而,如今是聖子當朝!

    第四,欺君罔上,罔顧聖恩。

    王承裕為求官而屈身於張昭,何其無恥!堂堂兩榜進士,不思報效國家,而嫁女給張昭為妾,相互勾結,謀奪利益。其罪幾何?

    張昭如此行徑,不是欺君又是什麽?

    不得不,呂紀先關於張昭的黑材料還是準備的比較充分的。他的奏章一經遞交、傳抄。立即引起科道的轟動,紛紛以此為藍本,上書彈劾張昭。

    明朝的奏章上交流程,有兩條途徑。第一,經由通政司遞交給內閣。第二,在會極門那裏投遞,每都有太監在那裏等著的。

    呂紀先的奏章是交給通政司的。而通政司對奏章是要存檔備案的。奏章內容根本沒到宮中,就已經傳遍。輿論迅速的發酵。

    而大明朝的輿論風潮向來是弟們先上:開宗明義,表明這次我要搞誰,因為什麽原因,不相幹的人讓開。

    大佬們不會在一開始就表態。

    在這股風潮之中,科道言官,六部主事這個級別的官員紛紛上書。不僅僅張昭挨罵,王承裕、王恕都被吊起來打,王娘子亦被安了個“品行不淑”的罵名。

    這要是在現代社會,夠的上打一架的標準了。但是,在大明朝的罵人特色中,隻是一般般。大臣們罵皇帝,都敢連皇帝的祖宗一起罵的。

    在這“嘈雜”的罵人聲中,有的人認為張昭提出和韃靼人互市,是為了轉移廢除衛所的注意力。

    還有人罵張昭怯弱避戰,封爵之後開始腐化。

    京城之中在短短的數之內,仿佛一個巨大的木材堆被火星子的點燃,烈火熊熊。

    而張昭正在新軍衛中。

    …

    …

    三月十八日,弘治十五年的殿試照常舉行。題目是弘治皇帝給的:論與北虜互市之利弊。

    最終的一甲三人是:康海、孫清、李廷相。會試第一的魯鐸的名次是二甲第二。

    這一科的會試主考官是李東陽。這些士子全部都算是他的門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