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地理大發現才剛剛開始啊!他想搜尋也沒轍,除非他也推動大航海。

    但是,對明朝的利益集團而言,征服海外的土地,根本沒有動力。他們連可見的陸地都還沒征服完呢。西方搞大航海,那是因為奧斯曼帝國把貿易路線給掐斷了啊!

    所以,要推動整個明王朝的國力增長,從人口紅利上想辦法有些難度。辦法不是沒有。那就是打下更多的膏腴之地,移民過去屯田,繁衍人口。

    然而,這比高產農作物慢太多啊。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把人口爆到十四億?

    明朝人口統計數據,不同的曆史學家給出的人口估算不同。最少的認為明末時隻有六千萬,最高的認為1600年(萬曆二十八年)有1.6億人口。

    那他隻剩下一個辦法: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

    這個名詞,不用過多的闡述吧?

    簡而言之,就是他隻能去推動第一次工業革命,搞大機器生產,以當前的人口,爆發出更大的產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從而使明帝國崛起!

    第一次工業革命,起始於織布機,以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為標誌。而鋼鐵產量是工業國家的能量體現。

    所以,張昭要讓國泰商行現在就涉足布匹、鋼鐵產業!

    張昭坐在馬車中,看著夜裏的京城變得沉寂,燈光稀疏。心中微微感歎。

    以後不會這樣了。

    日後的京城,必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教育的中心。那時,京城將擁有近千萬的人口,不夜城!

    …

    …

    城東一處富貴的府邸中,數人正在靜室中密謀。

    這裏是定國公府的府邸。定國公之孫徐光祚正麵色興奮的和其他兩人商議著。

    旁邊站著一名溫文爾雅的書生,中等身高,身形清廋,閉口不言。正是今日上午大罵張昭、落第的金陵國子監生顧耀誠。

    成國公之子朱鳳看顧耀誠一眼,“呂大人,此子沒問題吧?”

    被稱為呂大人的中年男子頜下長須,帶著黑色的四方平定巾,一看便知是文官,道:“叔時有匡扶下之心。自金陵而來,又深悉京中輿論。事無不可對人言,他聽聽無妨。”

    這其實是栽培後輩的意思。

    徐光祚忍不住翻白眼。

    他們幾人匯聚在此,商議的是阻攔張昭廢除下衛所的事情。這件事觸動了武勳集團的利益。

    定國公屬於上公,但在永樂、宣德朝之後其府慢慢的衰落。徐光祚的爺爺老邁不堪。他是第一襲爵人選。最近底下的武勳們鬧騰、串聯。武勳之首,英國公根本不打算出頭,而是選擇觀望。但他認為這是一次令定國公府重新回到政z舞台的機會。

    朱鳳出現在這裏自不用了。他府上和張昭關係不佳。

    禦史呂紀先和金陵魏國公府來往甚密,他本就是南直隸蘇州府人。此次阻攔行動,主要靠此人來定計。

    呂紀先道:“張昭身得子喜愛,想要扳倒他,一次兩次是不行的。但是,必須要去做。本官決定上書彈劾他。另外,造勢、聯絡就要看諸位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