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和弘治皇帝話時,西暖閣中陳寬、蕭敬帶著幾個太監侍奉著。

    聽到子如此直言不諱的問策於張昭。兩人心中都禁不住感歎。

    陳寬眼皮子低垂,保持著雕塑的狀態。

    這真是聖眷正濃啊!

    今宮裏這一幕傳出去,不知道多少人要傻眼。

    他算是看出來,子對張昭的看法,不僅僅是他所提拔的名將,不僅僅是張昭能獻上金銀,而多多少少有點長輩看晚輩的意思。這是其聖眷的根基。

    要知道,有這種感情因素在,張昭未來穩如磐石。

    外朝和勳貴中很多人隻怕要失望啊!有些人還不著調的指望著子猜忌手握精兵的張昭。

    蕭敬站在房間內書案邊。他一樣如同一個雕塑,不影響子和張昭話。

    心裏卻是感慨。他是真沒看錯人。

    張昭一經磨練,立即就綻放出奪目的光彩,取得韋州大捷。張生才調更無倫啊!現在連子都要問國策。

    這倒不是出於什麽政z盟友之類的考量,而是張昭能為皇爺解決問題,有益於國家。

    …

    …

    打贏西北戰役之後,明朝該對韃靼采取何種策略?這件事張昭在行軍的路上一直都在考慮中。

    很簡單,張昭雖然有誌於改造大明朝,但很明顯他目前的話語權主要集中在軍事領域。就像廢除衛所,轉募兵製這樣的事情,都在他建議的範疇內。

    而對韃靼人的策略,是重中之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以為明朝都隻是明末才有人造反。其實不然。比如,弘治年間的都掌蠻叛亂,南海叛亂,正德年間的白蓮教起義,江西府盜賊群起。

    而明朝的慣例是,對北作戰是重心,用的宿將。而南邊的平叛,基本都是采用文臣任總督來平定。

    換言之,張昭掌握著對韃靼的戰略製定的建議權,實際上是處在整個明朝軍事決策機構的最頂端。

    他腦子又沒進水,一路上當然會思考這個問題。

    張昭躬身行禮,從容不迫的道:“陛下,臣前年初遇長寧伯時,提出平北虜三策,後在院試時提出戰略三階段。是以,臣要先一當前的形勢。”

    弘治皇帝走到書案邊,喝著茶,頷首道:“嗯。”

    張昭道:“陛下,臣在西北斬首一萬六千餘人,這對他們造成非常大的震懾,動搖了王子,也就是韃靼人所宣稱的達延汗在草原上的權威。

    因而,敵我雙方的態勢,亦有戰略防禦階段,轉變成為戰略相持階段。

    而我們大明當前的國力並足以支持大軍出塞,橫掃漠北。所以,臣當日提出的平北虜策中的上策,此時還不能用。而使用下策,則等於拱手讓出韋州大戰打出來的優勢。”

    弘治皇帝放下細膩的汝窯茶杯,“張愛卿的意思是選取中策?”

    司禮監掌印太監陳寬,司禮監秉筆太監蕭敬這會兒都沒再裝雕塑,而是看向張昭,豎起耳朵聽。

    對韃靼人采取什麽樣的策略,是戰還是和,朝廷中為此紛爭不已。而邊境沒有大戰,雙方亦沒有通使,子有意延後再論,此次風波才得以平息下來。

    沒想到,張昭歸來之後,會給出一個折中的意見!

    折中的意見,朝廷中兩千京官,當然有人提出來,但問題就在於張昭剛剛的:戰,皇明沒有國力出塞。和,則是拱手放棄當前的優勢。

    折中之策,其實本質上是延緩當前打出的優勢流失的時間而已。因而不能服眾。

    換言之,就算要和韃靼人“和談”,也得保住當前的戰略相持優勢!否則,這和賣國有什麽區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