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張昭令新兵二團繼續在榆林城外訓練,形成戰鬥力,到八月份再歸建。

    …

    …

    七月初六的下午,張昭匯同麾下諸將,在韋州城頭看著大隊的騎兵卷起灰塵如龍,往100裏外的紅城堡撤退。隻是這些騎兵偃旗息鼓,如喪家之犬。

    張昭穿著土布軍裝,帶著製式的生鐵笠形盔,其形狀類似於鬥笠。這是南宋時軍中製式裝備。從蒙元時流傳下來。蒙古貴族就時常戴著皮製的笠形盔。

    張昭輕輕的拍著韋州城的土牆,譏諷的看著這一幕。

    上午時,大軍的信使就到來韋州城,帶來最新軍情:韃靼騎兵正尾隨搜套主力追擊而來。

    同時還帶來了保國公朱暉、三邊總督史琳、監軍苗逵三人聯署軍令:令四鎮各城守將嚴守城池、府縣,不得撤離。他們三人則是撤到紅城堡駐守。

    這白了就是敞開門戶,任韃靼騎兵來去自如的鴕鳥戰術。把頭埋在沙子裏,至於境內多少城池被打破、軍民被殺,都當沒看到。

    “真他麽的無恥啊!”

    王武忍不住罵道。這根本就是在避戰,而不顧寧夏鎮、固原鎮的百姓死活。

    李逍遙鄙視的笑著,譏諷道:“二哥,這叫肉食者鄙。指望他們殺韃子,還不如指望母豬會上樹呢。”

    他這些跟在張昭身邊,和張泰平那黑胖子關係不錯。時常鬥嘴。倒是從黑胖子那裏學到些文言詞。

    騎兵連百戶韓瓚瞥一眼身旁一臉認可的趙辰,有點受不了這種氛圍。張相公憂國憂民,可以理解。地位在那裏。你們一幫武人都他娘的這麽慷慨激昂幹啥?

    韓瓚抱拳請戰道:“相公,屬下請求率騎兵連去偵查敵情。”

    張昭拍拍城牆,沉聲道:“先不用。等韃靼人打進來再。老龐,二,開始全軍整編吧。準備打大仗!”

    吳臣帶來的新兵一團1400餘人,在大同城外整訓一個半月,長途跋涉到韋州城後又訓練近一個月。這已是合格的槍兵。

    張昭全軍整編的意思是,就是將訓練合格的士兵都補充到龐大郎和王武麾下。之前補充進去的秦兵,訓練不合格的要淘汰下來。

    按照這一個月以來訓練的編製,新軍衛現在是一共個連。其中主力4個連隊。吳臣所率新兵10個連隊。跟著張昭一路當輔兵的秦兵4個連隊。陳康、方貫率新招募的榆林兵600餘人,編4個連隊。輔兵連不算。

    張昭要整編出兩個團。每團暫時各兩個營,一個營下轄個連。共計1個連隊。這就是要優中選優,選出能戰的精銳。

    張昭將榆林招募的秦兵都帶到韋州城,自然是為增加戰力。他們不同於新軍衛沿途在各府縣中招募的青壯,而是世代的職業軍人。這批秦兵經過一個月的訓練,有些士兵已經合格。

    “是!”

    眾將校紛紛高聲應諾。對即將到來的大戰並無畏懼。

    支撐他們的,不僅僅是自信、勇氣、紀律、榮譽,還有保衛國家的信念。

    …

    …

    七月七日下午,花馬池。

    胡騎如潮水般湧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