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大將軍、總兵官、保國公朱暉率軍出征,十日的時間轉瞬即逝。

    東宮中,朱厚照在他的寢殿裏擺著一張丈許的長案,從兵部要來的軍事地圖鋪在上麵。下午的雨落在庭院中。

    古代的軍事地圖比較簡陋。標有河流、橋梁、城市、高山、駐軍等等消息。但是精確度就大打折扣。

    朱厚照這幾沒事就拿尺子,炭筆在地圖上測量,推測大軍的行進。張昭的信使近來大約三來一回,可以結合著推斷。

    “張永,你來算算大軍多久能到寧夏鎮?”

    朱厚照將尺子、炭筆給長案邊的張永,微微皺著眉頭。他今年才十一歲,性格跳脫。但涉及到他喜愛的兵事時,頗能沉得下心來。然而,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中國古代的數學,不可謂不發達。當然在近代是被西方拉開距離。九章算術,朱厚照還沒入門。

    北虜寇寧夏。這次京中四萬大軍出征,終點便是寧夏鎮。行軍路線是由京師直趨宣府鎮,再沿九邊長城西行。這是張昭來信告知的行軍部署。

    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第一,避免數萬大軍在中原腹地行軍毀壞農田和擾民。這年頭的軍紀,閣臣們和五軍都督府都有數。

    第二,九邊的道路通暢,可以增加行軍的速度。

    劉瑾、穀大用、馬永成等東宮裏的大太監侍立在一旁。隨時準備滿足朱厚照的需求。談論兵事的張永在長案邊跟著看地圖。

    張永是個中年太監。一個頭兩個大。他是從來沒想過打仗要學數學。不是提刀子砍人就行嗎?但是,又不得不承認張昭這“看圖算數”的辦法真的有些用。

    “爺,京中到宣府約00裏,以每日行軍四十裏的速度算,大軍應該已經抵達宣府。但是這地圖沒標從宣府到寧夏鎮有多少裏啊。奴婢哪裏算的出來?”

    朱厚照極其不滿的道:“兵部那幫家夥就是在偷懶。編個地圖連比例尺都不會。按照兩千裏算,大軍走過去要兩個月。北虜早就搶的滿載而歸!罷了,老劉你派人去問問王守仁這仗怎麽打?叫他遞給條陳給本宮。”

    劉瑾諂笑道:“奴婢領命。”

    朱厚照又想起一件事來,喊住要走的劉瑾,問道:“宮裏給張昭派的監軍張雄是誰的人?”

    劉瑾的性格比較“四海”,在宮中稱兄道弟,很混的開,笑嗬嗬的弓著身子道:“爺,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陳寬陳公公的人。”

    張昭和蕭敬親近。但是蕭公公這個人,公心是比較重的。據聞司禮監中討論派誰監軍時,陳公公力主用他自己的人。算是在新軍衛中插一手。

    朱厚照點點頭。

    劉瑾見太子沒有什麽吩咐,麻溜的從東宮裏派人去找刑部主事王守仁。

    …

    …

    王守仁現在應該叫前刑部主事。他已經將刑部的職務辭掉,準備返鄉。

    這段時間在京中和好友們交際,兼之思考“格物”的道理。還有關注即將到來的戰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