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的家產如果用來練新軍,這是非常犯忌諱的事情!兵權在曆朝曆代都是紅線。所以,補貼隻是暫時的。而且,他的二鍋頭利潤目前也不夠啊!

    他需要單獨再開一個經商“號”,賬目單列,將賺來的利潤補充到軍中。

    而且,這個提議他還埋著一個隱藏的目的。

    弘治皇帝沉吟數秒,道:“你家裏不是在經營白酒生意嗎?朕若是許你經營商貨,你打算怎麽做?”

    他當然不可能允許張昭打著皇家的牌子去擴張自家的生意。這屬於濫賞的範疇。

    張昭胸有成竹的道:“臣將單獨建立一個商號,賬目單列。陛下為股東,擁有全部的股份。臣隻求陛下允許將商號經營所的利潤五成用在新軍千戶所中。”

    這是張昭的目的。圖窮匕見。多餘的利潤自然是上繳給皇帝。

    明朝皇帝缺錢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除開每年一百萬兩的金花銀,其他的入項有限。而皇帝的開銷又非常大。譬如不久前,皇帝就得下發賞賜給京營的將士們。

    所以,皇帝往往會喜歡給他撈錢的太監。凡是能撈錢且供奉給皇帝的太監,肯定能受重用。最典型的便是萬曆年間的礦監。

    當然,也有太監比較牛逼的,敢花皇帝的內帑。成化朝的大太監梁芳就把成化子的內帑給搬空。成化子還不生氣,:“將來有人會收拾你。”

    後來,他兒子,也就是弘治皇帝將梁芳給收拾了。

    從這一點上來,明朝皇帝就比不上秦、漢的皇帝。人家直接有少府。想怎麽花都隨意。

    弘治皇帝臉色古怪的看著張昭。不是張昭的提議不好。而是太好!他年前還因為犒賞保國公帶回來的大軍和戶部商議,要戶部出點銀子。

    隻是他都有點懷疑張昭究竟是不是十七歲?怎麽如此的通人情世故?用皇家的牌子,做什麽生意做不大?張昭竟然知道留出餘地來,沒有要求全部投到新軍千戶所中。

    弘治皇帝身邊的兩個大太監同樣神情古怪。真不怪東宮那幫家夥們“抵製”張昭,這位是在太會搶戲!

    且先不張昭經商水平如何如何——看他的白酒生意,能力應該是極強的。就這個商號的提議,變相給子送錢啊!這子腦袋怎麽長的?搶他們內侍的活兒!

    英國公張懋略微詫異的看看張昭。

    在他的印象中,張昭此人紙上談兵,很有佞臣的潛質。但這個商號的提議,倒是顯得此人胸中隻有韜略。

    弘治皇帝道:“朕準了。”想一想,又對陳寬道:“給張昭一個腰牌,許他隨時來求見朕。”

    陳寬忙應道:“奴婢這就去辦。”

    這時,張昭並沒有退下去,而是再高聲道:“臣請陛下給商號賜名。另,臣的新軍千戶所給養耗盡,懇請陛下調撥錢糧讓臣能撐過一個月的時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