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幾日你先住在我家中吧。我打算年前就要將新軍千戶所的訓練抓起來。”

    “好的。張相公,我在衛中聽調來京師的衛所兵早被三大營和團營分光。你這會去兵部要人,隻怕都是被人挑剩的歪瓜裂棗。可得留意。”

    張昭笑著點頭,道:“二,你還不了解情況。第一呢,我在子麵前立下軍令狀,他們是不會給我鬧的機會。但同樣的也不會給我好兵。兵源的素質必定是平均水平。

    第二,馬兵部是海內名臣。他既然承諾,就不會在這上麵玩花樣。調兵是兵部的事,這點掌控力他肯定有的。

    第三,一事不煩二主。我需要把你們這些幫手都找齊,才好去兵部點兵,順便幫你們辦理調動的事。”

    王武不好意思的笑一笑,心裏升起佩服之意。他在練武上頗有分,且性格仁厚、仗義。但哪裏想的到這裏麵有這麽多的道?

    他所擔心的事情,張相公已經想在前麵。

    張泰平嘿嘿一笑,在桌邊喝酒、吃肉。少爺的本事你子見過幾分?

    一問一答間,酒足飯飽。張昭和王武相互慢慢熟悉起來。

    …

    …

    中午時分,三人由正陽門進京城。穿過繁華的棋盤街,便是六部衙門所在。

    明朝的軍事製度,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兵部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按照明太祖的設計,兵部是用來牽製五軍都督府的將領們的。

    兵部的職責包括:後勤供給,裝備製造,軍官升職等。

    但是,隨著土木堡之變武勳將領損失殆盡,兵部的職權開始擴大,逐漸的占據主導地位。而五軍都督府反而是從屬者,並逐漸喪失在中樞參政、議政的地位。

    所以,張昭到兵部時。即便將近年關兵部大堂前院中是人頭湧動,如同鬧市。各級將校、各種人物懷著各種目的匯聚在此。呃,大約類似於找工作的人才市場。

    吏部管著文官們的選官工作。兵部這裏一樣如此。按照製度叫銓選。文官經由吏部,武官經由兵部。

    一般而言,部選的職位是:京官五品以下,地方官四品以下。中級官員需要尚書和侍郎商議,謂之“部推”。高級官員則是廷推或者皇帝指定。

    張昭的千戶是正五品的武職,由兵部決定。他沒管正在排隊的隊伍,將敕牒拿出來遞給一名吏。吏看過後,將敕牒交給案幾後的吏員,領著張昭往兵部武選司郎中伍庸的公房中而去。

    正在案幾千排隊等著登記的武將們頓時鼓噪起來,“這子是誰?憑怎麽不用排隊?”

    有個老成的吏員道:“你若是能在子麵前立軍令狀,自然也不用排隊。”

    金吾衛那幫士卒都聽到的消息,這裏都是將校豈能沒有聽到?人群中一片嘩然。

    “原來是他!當日馬老大人親口應諾的,難怪不用排隊。”

    “新軍千戶所的張昭!唉,瞧瞧,人比人氣死人。人家這年紀就是千戶。勞資在戰場上九死一生才混個百戶。”

    “嘿,氣焰囂張啊!練兵可不是用嘴的。”

    …

    …

    喧鬧的大堂聲音,隨著張昭走進兵部衙門的深處逐漸消失。在吏的帶領下,步入伍庸的公房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