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管事和吳春時見麵寒暄著。兩人是兒時好友。一邊聊,一邊往河邊的酒廠走去。丁管事打量著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院落,感慨的道“老吳,這才多久我記得這裏原來是一片荒地吧”

    吳春時穿著件嶄新的青布長衫,略帶點自豪的道“這都是我家少爺的功勞。這片是生活區。住在這裏的都是酒廠中的夥計和家屬。那邊是新住宅。”

    大半個月過去,張昭家門前熱火朝的場景已經消失。除開張昭的新住宅外,酒廠和生活區的院落都已大致建成。

    丁管事微微點頭。走到位於河邊的酒廠建築群。首先聞到的是空氣中傳來的一股酒香。然後便看到側院的空地處,一輛輛的馬車、牛車擁擠著,等待著運酒。

    這都是在青龍鎮談好批發價格來提貨的經銷商。知行商行將銷售點設在青龍鎮鄭知行商行是張昭給“公司”起的名稱。

    丁管事跟著老吳從左側的角門到一處倉庫鄭這裏早就堆滿著酒。全部都是十斤一壇的包裝。趁著隨從們搬閱空隙,丁管事忍不住問道“老吳,你給我個實數。從你們酒廠二十幾日第二批出酒,這差不多快二十,你們一共賣了多少斤酒”

    吳春時興奮的嘿嘿一笑,壓低聲音叮囑道“老丁,我給你了,你可別到處『亂。”伸出一根手指晃一下,“二十生產出一萬斤。賣掉的更多。”

    “預售”

    吳春時點點頭。

    丁管事輕輕的吸一口氣,由衷的道“我的。”心中震驚難言。上頭早就交代他關注酒廠銷售的情況。他知道二鍋頭賣的很火,但是沒有預料到這麽火啊

    那這酒給張昭賺了多少錢

    馬蹄聲來,馬蹄聲去。張昭在安鎮中的住處距離官道隻有幾百米而已。交通便捷。

    而隨著張昭在這鎮中居住的時間變長,胡同裏的鄰居都知道這位在此讀書的張少爺似乎頗有財力。

    九月十四日的下午,陰沉著。形容消瘦的陳康在張昭院門前翻身下馬。譚大娘手裏拿著些木炭,正好準備回去。給陳康開門後,這才離開。

    陳康一身棉襖,到後院裏見張昭。

    後院的書房裏正燒著熏籠。暖洋洋的。張昭坐在書桌後揣摩八股文,進陳康進來,微微有些詫異,放下問卷笑道“我才把平安打發回村裏,你就過來。壺裏有水,自己倒。”

    陳康上個月底就來過張昭這裏,他來幫張昭去買“考題”。所以,他剛才來時是熟門熟路。陳康笑著去倒水喝,道“少爺,你倒是不急我因什麽事來”

    張昭笑著道“我不得先收買人心嘛”

    陳康跟在他身邊服侍的時間其實並不長,但卻是他親自教出來的學生。而且陳康年幼時失父,『性』格卻是開朗、風趣。這就很難得。他很喜歡這個學生。

    陳康笑一笑,肅容道“少爺,董家正在圖謀二鍋頭的生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